買珠寶可吃免費早餐
據《華爾街日報》10日報道,咨詢公司貝恩發布報告稱,今年全球奢侈品銷售可能下降10%至2010億美元。貝恩同時預計今年美國奢侈品銷售下滑15%,歐洲和日本料減少10%。奢侈品零售商將受嚴重沖擊,薩克斯百貨為3月同店銷售急劇下滑23.6%。內曼—馬庫斯百貨3月同店銷售亦萎縮29.9%
古德告訴記者說,由于奢侈品市場的主要客戶超級富豪財富大縮水,購買欲望下降,而且比往年要更加謹慎投資,自然無意大量購買奢侈品,“如果你看新聞,就會從去年11月份的莫斯科奢侈品展覽的交易結果上知道這一點”。迫于這種壓力,今年的巴黎時裝周已由四天縮短為三天,一些規模及知名度相對較小的公司紛紛退出。法國勞工總聯合會(CGT)去年年末就預警,香奈爾集團有可能在今年關閉,其2008年業務接近零增長;瑞士Richemont也宣布,其2008年第三季度銷量銳減達12%,不得不放緩新店開張。不過,筆者在走訪卡迪亞和紀梵希等法國名牌店時,各店的雇員仍稱“金融危機沒有對業務造成多大影響,我們的銷量和平常保持一致”。只有一位在巴黎從事奢侈品經銷十多年的曲女士稱,去年11月以來,法國高檔奢侈品的銷量總體下降30%—40%,這樣大的跌幅是她入行以來從未有過的,而整個市場要想回暖,至少需要2-3年時間。為擺脫困境,著名珠寶品牌夢寶星自去年11月以來,就大量向巴黎平民社區內發放購物手冊,并用提供免費早餐的形式吸引消費者前去挑選珠寶,還在巴黎地鐵投放廣告,許多珠寶首飾均折價以八九百歐元出售。
中國人海外購買力下降
中國品牌戰略學會首席專家楊清山1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美國、日本和中東是奢侈品消費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但隨著金磚四國的出現,奢侈品市場的增長點更多體現在這些新興市場。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前幾年每年增長20%-30%,居全球之首,2008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年銷售額占全球的18%。按照“奢侈品消費增長速度=GDP增長速度乘以2”的公式計算,中國奢侈品消費今年仍將維持高速增長。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新興市場的奢侈品銷售2009年仍將逆勢增長,中國將上升7%,中東則增長2%。
不過,法國的一些免稅店店員向記者抱怨,之前購買法國奢侈品如“砍瓜切菜”的中國顧客現在也斤斤計較,更多地選擇一些性價比高的化妝品,不再一味追求名牌。在法國從事奢侈品經營的方女士則指出,更大的沖擊其實是中國旅游團來法旅游大幅減少,尤其是公費來法的旅行團幾乎停止,各家免稅店的生意于是一落千丈。
中國要培育本國品牌
事實上,奢侈品品牌經常被視作生產國文化的象征。法國是世界奢侈品生產大國,據統計,全球品牌價值最高的前15大奢侈品品牌中,法國占據一半以上。其中僅僅是路易威登的品牌價值就高達167億歐元,路易威登、香奈兒幾乎成為法國的國家名片。
楊清山認為,作為奢侈品消費大國的中國同樣有悠久的歷史,但一些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老字號并沒有與時俱進,不足以讓現代人感覺到消費它有成就感和滿足感,所以算不了奢侈品。中國要培育自己的品牌需要至少30年的時間和投入,還需要適宜的土壤,而我們國家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快速致富但文化素質不高的人還很多,為了炫耀,喝一瓶人頭馬,摔一瓶人頭馬的畸形消費者比那些發達國家的人要多一些,這是特殊階段的特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