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小、回報相對較快的錢幣收藏,歷來都被藏家關注,尤其是近年來,錢幣藏品價格更是呈上升趨勢。4月2日記者在北京報國寺收藏品市場采訪中發現,這里人頭攢動,一派熱鬧景象。"尤其今年春節過后,錢幣市場提前進入了'春天',人民幣、紀念幣在各大市場銷售連創佳績,年代久遠、種類繁多的古錢幣價格更是穩步攀升。"中國青銅研究會、北京古泉軒錢幣咨詢中心主任玄鷹對記者說,"想在浩瀚如海的古幣市場搞出點名堂,并非易事。沒有足夠的經驗和一定專業知識是不行的。"他還提醒,大眾收藏者千萬不能跟風,要根據自己的需求、愛好以及研究方向來收藏購買。
錢幣收藏市場"春意濃"
近年來,整個錢幣市場行情都處于上升期。"目前,只要是精品、珍品就能引起買家的追逐,成交相當活躍,其升值潛力也十分可觀。" 北京報國寺收藏品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燕斌說,"去年底人們雖然縮緊了錢袋,但在報國寺錢幣收藏館卻一直人氣很旺。錢幣收藏的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大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錢幣在中國出現并被廣泛應用,從夏商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我國錢幣種類復雜,按照收藏者的習慣分為:古錢幣、近代機制幣、紙幣、現代流通硬幣(含流通紀念幣)、現代貴金屬幣。古錢幣按質地又可分為:銅幣、鐵幣、銀幣、鉛幣等;按形狀分為:銅仿貝、刀布幣、方孔圓錢等。
錢幣收藏在整個郵幣卡收藏市場中是發展最快的板塊,盡管收藏人數還不及郵票收藏者多,但錢幣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并不比郵票遜色。因此,近十年來錢幣收藏發展迅速,成為大眾藏家追逐熱點。尤其是古錢幣收藏,更為火熱。
稀有性是古錢幣"身價"的關鍵
稀有古錢幣的身價"高貴",不僅在收藏界是寵兒,在拍賣會上也備受矚目。如2007年中國嘉德拍賣的"袁像飛龍金幣",以220萬元成交,刷新了國內古幣拍賣紀錄。
"古錢幣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且存世數量有限,從長遠來看其收藏價值要遠遠高于現代紙幣。如'先秦'、'明清'、'少數民族政權'等時期的古錢幣,如今在市場上的價格是水漲船高。"玄鷹表示。但他同時指出,目前有些古錢幣的價格與它本身具有的價值,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升值潛力很大。
據玄鷹介紹,決定古錢幣收藏價值的主要因素有三:首先是稀有性。如漢朝五代的銖錢,沿用了幾個朝代,存世量大,所以不值錢。其次是品相。即要保存完好,能夠清晰辨識出錢幣的紋理圖案。第三是錢幣本身的設計要美觀。如貨幣的外形及幣面上的書法藝術等也直接決定著古幣的價值。另外,留存未經發行的樣幣,可能僅此一枚,既有時代特征,又品相較好,收藏價值就非常大。
由于古幣種類數量繁多,且歷史久遠,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仿品。因此,玄鷹建議,初藏者一定要多看實物,多比較,多讀專業書籍,多和有經驗的藏家交流。先從常見的普通錢幣入手,再去涉獵稀有珍品;先收藏易成套的品種,再收藏其他品種,千萬不能陷入"年代越久越值得收藏"這一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