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懷表)
Piguet &Meylan, 黃金,掐絲琺瑯鑲小珍珠,二問打簧,中置秒針,石榴形懷表 約1820 年制 估價1,200,000 -2,000,000港元
對于手表收藏來說,目前正是大家都非常迷茫的時刻。早在去年年底就不斷傳來某些品牌在香港、新加坡或者內(nèi)地進行“特大”內(nèi)部折扣銷售的消息,如今又不斷有一些頂級手表品牌打算降價的風(fēng)聲,于是一些往日被炒家“獨霸”,一般人要排隊等候幾年的“熱門”手表,如勞力士(Rolex)的最新產(chǎn)品Milgauss等如今也有可能在店里看到現(xiàn)貨,在拍賣場與二手店里更是能夠發(fā)現(xiàn)眾多原先的熱門貨。
那么,究竟應(yīng)該買些什么樣的表才能更加物有所值呢?重新回到收藏的起點應(yīng)該是最穩(wěn)妥的思路——什么東西是人們從20歲開始喜歡,到60歲依然不時想起的,就是最值得買的。具體來說就像是百達翡麗(PATEKPHILIPPE)的萬年歷一向被認為是眾多同類產(chǎn)品中最出色的,尤其是產(chǎn)于1990年代Ref.3970,還擁有記時與第二時區(qū)的功能,表盤設(shè)計風(fēng)格均衡,雖然估價6萬-8萬瑞士法郎并不算便宜,最后以91200瑞士法郎成交也實在不出人意外(如圖)。其實,稍微簡單一點的百達翡麗類似于5110世界時白金款最近曾經(jīng)有40800瑞士法郎的成交記錄(估價25000-35000瑞士法郎),表現(xiàn)相當穩(wěn)定。這些款式雖然也難免存在炒家抬高價格問題,但至少有眾多人愿意接手,買進以后不可能血本無歸。
另外,傳統(tǒng)的收藏往往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則,那些炒家覺得存世量比較大、熱點少,代表著一個逝去時代風(fēng)格的東西在市場火熱之下或許沒有怎么引人注目,但在市場需求不旺的情況下就會凸顯出與眾不同。如積家(Jaeger-LeCoultre)制造于1949年的所謂日月星長方形手表出人意料地能夠以4680瑞士法郎成交(估價2500-3500瑞士法郎),而制造于1960年代圓形日月星全日歷加第二時區(qū)顯示的手表也能夠以5040瑞士法郎成交(估價3000-4000瑞士法郎)。對于積家這個品牌,許多忠實的愛戴者都覺得它往往被大大低估。類似的還有萬國(IWC),一只上世紀90年代制造的長方形Novecento萬年歷以7200瑞士法郎成交(估價7000-9000瑞士法郎),喜愛該表風(fēng)格的人們來說或許會覺得十分物有所值。
還有,一些傳統(tǒng)的金表收藏等在經(jīng)濟不景氣大背景下值得認真對待。盡管如今橡膠、尼龍、碳纖維等許多復(fù)合材料都已成為常見的制表材料,在拍賣場里甚至成為一種新熱點,但考慮到那些過于時尚的賣點也特別容易成為過眼云煙,這些新材料、新品牌新審美的手表出手必須謹慎。相反,一只制造于1970年代的愛彼(AudemarsPiguet)最低估價是800美元,買一個新的雜牌金表也不止這么點錢。更進一步說,一些制造于18、19世紀大尺寸的懷表往往特別少人問津,但想一想直徑動輒40甚至50毫米以上的金殼,買來熔金子都劃算,更不用說它們還有漂亮的表盤與相當完整的機芯了。趕緊研究一下古老的懷表吧,其中真能夠找出許多價廉物美的好東西。
最后,與名人有關(guān)的東西任何時候都能夠賣出高價,如在今年第一個重要的鐘表拍賣會ANTIQUORUM 3月6日紐約拍賣會上,分別屬于印度著名政治家甘地(成交價209.6萬美元)、美國金融家兼手表收藏家小HenryGraves(成交價63萬美元)以及美國傳奇女性、前第一夫人KennedyOnassis(成交價12萬美元)這樣的名人手表占據(jù)了成交價格的前一二及第七位,顯然這些高成交價中帶有濃重的文化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