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dǎo)購互動平臺 投稿
腰間掛鐘,那該有多重啊。
可在清朝,這叫派頭,非王公貴族不能掛。昨兒個,咱在“福州鐘表收藏第一人”梁桂元的家中,瞧見這樣一對“皮桶鐘”,飽了眼福。
把”皮桶鐘“掛在腰間在清朝是身份的象征
鐘的機械制作很精巧
梁先生說,“皮桶鐘”重達493克,有磚頭的三分之一大,最早是法國生產(chǎn)的,17世紀時,法國貴族們在騎馬游玩時,將它裝在皮桶內(nèi),掛在腰間,后來,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也把“皮桶鐘”帶了過來,當時的王爺、貝勒及高官也學著西方貴族,將“皮桶鐘”掛在腰間,到處炫耀。
咱注意到,梁先生收藏的兩個“皮桶鐘”,現(xiàn)在還可以走,而且旋一次發(fā)條能走7天。但它們的顏色小有不同,其中一個鐘面上還多了個小表盤。梁先生解釋,“皮桶鐘”其實也是分雌雄的,多了小表盤的那個是“雄鐘”。
梁先生說,能碰上這對“皮桶鐘”也算是緣分了。1979年,他通過朋友得知,馬尾一個村里,有一位八旬老者藏了一對鐘,是祖上傳下來的,想出手。梁先生第一次登門,價錢沒談妥,之后他不灰心,又連著兩次登門,終于購得。
臨別時,梁先生很謙虛地說,目前收藏界對“皮桶鐘”有爭論,有人認為它是在明朝后期進入中國的,但也有人認為,直到19世紀才進入中國。梁先生說,大家各有道理,希望收藏圈里的朋友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