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dǎo)購互動平臺 投稿
路透維也納/倫敦3月31日電(記者 Sarah Marsh/Jan Harvey)---在維也納市中心一座比德邁(Biedermeier)時期的建筑里,一名穿著卡其布制服、頭戴貝雷帽的男子手持一沓歐元,正在柜臺旁兌換金幣。
59歲的Guenther Fuchssteiner是一名軍醫(yī),20多年來他一直會去奧地利造幣廠拿積蓄換取金幣,這也是他父母的習(xí)慣。
他說:“我經(jīng)常會試著投資一點黃金,現(xiàn)在遇上經(jīng)濟危機,我投資得就更多了。”
如今在世界各地,金幣制造業(yè)都發(fā)展迅速,因為消費者認為黃金能夠?qū)θ蚪鹑谖C免疫。
俄羅斯Sberbank銀行稱從未看到如此強勁的金幣投資需求勢頭,美國鑄幣當局也稱其重量為一盎司的“美國之鷹” (American Eagle) 金幣2008年銷量猛增至71萬盎司,增加了400%還多。
上季度全球銷量最好的是奧地利的“維也納愛樂樂團”金幣,2009年前兩個月銷量飆升544%。
2008年3月黃金價格曾飆升至每盎司1,030.80美元紀錄高位,上個月又反彈至每盎司1,000美元上方。
金條與金幣
貴金屬廠商Heraeus的銷售總監(jiān)Wolfgang Wrzesniok-Rossbach認為,與金幣相比,富有的投資者對金條的興趣更大,因為金條的生產(chǎn)成本更低。
而對于小型投資者來說,金幣更方便購買,也更符合審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