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普通老百姓對于購買鉆石有一些錯誤的觀念,在這些觀念的指導下購買鉆石不但無法保值增值,而且可能得不償失。
誤區一:是鉆石就能保值增值
王小姐結婚前讓老公買了一顆20多分的鉆石,花了兩萬多元。王小姐心里有自己的算盤,鉆石是不可再生的,以后就越來越少,市場上的鉆石價格也是一直穩步增長的,等到多年以后再把它賣掉, 不僅免費戴了很多年還賺了錢。”
但據國際寶石鑒定師丘志力介紹評價鉆石有四個標準:重量、顏色、凈度和切工。一般的鉆石要達到1克拉才有收藏價值,即使凈度、顏色、切工極好的也不能低于0.5克拉。市場上出售的鉆石普遍都不能滿足這個要求。零售市場出售的鉆石首飾零售商要賺取高額的利潤且首飾的價值由鉆石本身加上鑲嵌用的貴金屬以及設計的價值組成。
誤區二:根據產地辨別優劣
很多鉆石商在推銷產品時宣稱自己出售的是“南非鉆石”、“印度鉆石”等等。其實在目前的鉆石定價機制中,沒有根據產地來進行定價的機制。且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極難區分鉆石的產地。鉆石的等級完全靠自身質量,即重量、顏色、凈度、切工四個方面來確定。因此購買鉆石時不要迷信某個產地出產的鉆石
誤區三:通過“撿漏”可以發財
經常聽說一些玉石愛好者“撿”到一一塊好玉而發財的故事,但是對于鉆石收藏來說這種機會基本沒有。鉆石有專門的銷售渠道,一般不會有名貴的鉆石流落到非正常渠道。鉆石愛好者可以長期在某些有信譽的公司購買鉆石,取得一定的折扣,有時候在一些公司可能發現設計不怎么好。賣了多年都沒賣出去,價格又沒有調整過的鉆石可以買回來,重新鑲嵌會比較劃算。
誤區四:進入門檻高投資風險小
鉆石收藏要求技術性非常強,且有資金實力。因此,普通投資者投資要慎重。現在,世界鉆石價格每年都在穩步提高,特別是一些名鉆、大鉆升值速度更快。且鉆石的流動性非常強,不需要專業的機構才能回購鉆石。因此,具有條件的投資者風險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