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瑞士La Chaux-de-Fonds 的這座令人矚目的玻璃建筑物,是卡地亞的高級制表廠。在卡地亞全球總裁博納德· 福納斯眼中,這個工廠集中了卡地亞所有的鐘表獨特工藝,是其鐘表制造品質的有力見證。博納德先生對于卡地亞的熱愛可見一斑,這家工廠更是傾注了他多年的心血。請跟隨我們的記者,一起領略這幢偉大的建筑!2009 年,是卡地亞不斷創新的飛躍之年,這一擁有悠久歷史,和傲人成就的鐘表巨匠,如今再次以完全自主研發的復雜功能機芯,彰顯了對制表機械工藝的不懈研究和對未來的勃勃雄心。從展現卡地亞機芯高超造詣的TankAmricaine tourbillon volant 浮動式陀飛輪腕表;造型工藝令人嘆為觀止的Santos100 squelette 鏤空腕表,到擁有獨一無二復雜功能集合的Rotonde de Cartiertourbillon chronographe monopoussoir 陀飛輪單按鈕計時碼表,無不升華至更高層次。這些奇跡,都誕生在卡地亞LaChaux-de-Fonds 高級制表廠。
卡地亞La Chaux-de-Fonds 高級制表廠始建于2001 年,又經過若干次改擴建形成。3 年前,卡地亞全球總裁博納德·福納斯決定專注于自主研發的復雜功能機芯,全力發展以其為主攻的“卡地亞高級制表系列Cartier FineWatch Making Collection”, 所以在近一兩年間又在原廠址上擴建出一整幢大樓,用來作為其“高級制表系列”的指揮部兼研發中心。
這跟博納德先生雷厲風行、一旦下定決心就迅速行動的性格有很大關系。即使是處于現在的經濟危機環境下,總裁博納德依舊對卡地亞的非凡品質信心十足。他說:“卡地亞已經誕生160年了,160 年間,卡地亞不但經歷過經濟大蕭條,還度過了兩次世界大戰、金融危機、革命運動等等各種危機,但每次危機之后,我們都比以往更加強大,所以我們變得相當自信,并認為,度過危機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斷創造新的優秀產品,這是我們的制勝武器。”
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廠房里現有工匠一千余人,在瑞士星羅棋布的千百鐘表廠里是航母級別。而新大樓里的機芯開發部門則擁有二十個專業工程師,絕對稱得上是復雜功能腕表領域的“明星陣容”(舉個例子,同樣為業內翹楚的積家,機芯開發部門只有四個人)。博納德先生形容他的團隊時說道:“我們的團隊非常團結、努力,我們的每一項決策都貫徹得迅速而徹底,現在的商業競爭中,具有這樣特點的團隊才能勝出。”此外,工廠里還有裝備齊全的實驗室、設施先進的鐘表學校、珠寶鑲嵌車間和琺瑯工作室等。
在這里,卡地亞用制作高級珠寶的工藝來創作鐘表:繪制草圖、鍛造模型、制作樣表—每個步驟都必須經過卡地亞總裁的設計委員會審核批準……鍛壓:鐘表制作的起點。最少要通過25道工序,才能獲得卡地亞腕表所需的形狀。
加工成型:對已鍛壓成型的零件進行加工。卡地亞Roadster腕表的外殼要經過100道加工檢驗程序。
拋光:拋光完全以手工完成。再以Roadster腕表為例,表殼需經過20道不同的拋光手續,表帶需30道不同拋光手續。在同一只卡地亞腕表中,還往往具有拋光和打磨的光線對比。
鑲嵌:卡地亞擁有法國乃至全球最精湛的珠寶鑲嵌工藝。每粒鑲嵌的鉆石或寶石都經過精挑細選。一只Tank Divan鑲鉆腕表需要3天時間鑲嵌231粒鉆石。組裝:由鐘表師手工完成。為避免灰塵落到機芯上,要求在嚴格控制空氣質量的空間進行,每小時需至少對空氣進行十幾次檢查。
檢測:每款腕表都需經過模擬佩戴、激烈碰撞、極端溫度等各種極限挑戰,以保證符合卡地亞的卓越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