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翡翠:
鑒賞翡翠要注意色澤及種質,當中可細分為顏色、透明度、凈度、切工及裂紋,一般都會先從其顏色入手。
●顏色
顏色是影響翡翠價值的最重要因素,可從以下四個疇評估翡翠的顏色:
要純正:純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綠色翡翠為例,純綠色者為最佳,綠色中帶黃或帶藍者較次,帶灰者則最差。
要濃淡得宜:論及顏色的深淺度,當然是越濃越好,然而顏色過濃卻會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質。
要鮮明:翡翠的顏色越鮮艷明亮越吸引,內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顏色就越暗淡
要均勻:顏色分布越均勻越佳,價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響光線的折射,從而影響整體的美感。當光線進入透明而質地細膩的翡翠,會反射出美麗的光芒,讓人感到翡翠的晶瑩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線遇上一顆透明度低而質地粗糙的翡翠,就會反射出呆板的光線,令翡翠的吸引度大減。
●凈度
凈度指翡翠內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兩種,乃其他礦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對來說黑色瑕疵比白色礙眼。翡翠內含的雜質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制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兩大類。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沒有遮掩,故對原料的要求較高,除了不能有裂紋,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對稱亦非常重要,足以影響翡翠制成品的外觀。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過厚或過薄,「卜」位處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適中。
評價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細度,通常有裂紋的硬玉會以雕花方式處理,以掩蓋其瑕疵。
●裂紋
裂紋可以大大減低翡翠的價值。倘若翡翠飾件有裂紋,稍一碰撞便可能會沿著裂紋整件裂開。故此購買翡翠飾件時需額外小心,一般來說,用電筒照射很容易便會察覺裂紋是否存在。
■■■■■我國珠寶業的前輩們,在長期的翡翠加工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有關翡翠的經驗,并以言簡意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這些特點。記住這些格言,并能了解和體會其中深刻的內涵,將終身受益。
●燈下不觀色
其實,任何珠寶都不應當在燈下進行顏色的質量評定。而對于翡翠來說,這一點則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翡翠的顏色,尤其是閃灰,閃藍以及油青之類的翡翠顏色,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要比自然光線下的顏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燈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綹裂,看水頭長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線下,察看和評定翡翠的綠色。
●色差一等,價差十倍
對于高檔的翡翠來說,價差十倍恐怕還不止。例如:一粒50萬元的翡翠戒面與一粒500萬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質量樣式、大小、種水、瑕疵 都是一等一的,無可挑剔,二者之間的價格差別關鍵在于綠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認識和區分翡翠綠色的各種差別是極為重要的,至少也要見過和經歷過。“多看少買”對于購買翡翠原石來說,“多看”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是一個進行比較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累和驗證經驗的過程;是〃買〃的前提。“少買”不是不買,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買。“寧買一條線,不買一大片”對于翡翠原石中的綠色形狀特點來說,“一條線”帶子綠 與“一大片”靠皮綠 是同一種綠色形狀的兩種表現形式,是“線”立性 與“片”臥性的分別。“線”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積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關鍵在于提醒人們,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綠色的“多”與“少”所迷惑,要認清綠色“立性”與“臥性”的本質。因此,并不是真的見了有一大片綠色的翡翠也不買,而是提醒不要對綠色的厚度有過分的奢望。
●龍到處才有水
所謂“龍”其實是指翡翠中的綠色。也就是說:在通常情況下,無論在質地的粗細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綠色的部位比沒有綠色的部位地子 ,都要好一些。當然,有時翡翠綠色和地子之間的這種差別表現的過于強烈時,就象下一個格言所說了。
●狗屎地子出高綠
翡翠的地子與翡翠的綠色互為依存,關系非常密切。一般來說,綠色種水好的情況下,地子通常也不會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們:不要忽視翡翠綠色的特殊性。雖然不是每一個“狗屎地子”都會有高檔的綠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現上等的綠色。
●無綹不遮花
《禮記》云:“大圭不琢,美其質也。”事實上,高檔的翡翠綠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來表現其自然本質的。例如舊貨中的搬指、翎管之類都屬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紋圖案,其美麗的花紋之下必有蹺蹊。故而業內流傳有“無綹不遮花”的說法。現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樣如此。
●冷眼觀熗綠
所謂“熗綠”乃是指一種加色的“假翡翠”,這是一種老掉牙的伎倆。時下的做假手段有“沖涼”、“洗澡”和“鍍膜”等。當然任何作假或許得逞于一時,而不會永遠不露馬腳的。以前的格言是對行內人說的,是提醒人們要重視第一眼的感覺,不要放過任何疑點。因此,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妨也“冷眼”一點。一定要到信譽好、有質量保證的商店去購買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