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有那么多的億萬富翁,這些寡頭階層對帝國的奢華有種無法釋懷的眷戀。裝飾主義有時顯得花哨俗氣,卻是俄羅斯珠寶最重要的傳承。在上個世紀之交,這種珠寶文化悄然復興。
即使是最不在意的旁觀者,也會認同彼得·卡爾·費伯奇(PeterCarlFabergé)的簽名作——寶石鑲嵌的復活節蛋是帝國榮耀和奢華的同義詞。出生于法國胡格諾教徒家庭,19世紀中葉定居圣彼得堡,彼得·卡爾·費伯奇繼承了父親古斯塔夫的家族生意,和同代人卡爾·埃德瓦爾德·柏林(CarlEdvardBolin)、巴威爾·奧夫奇尼科夫(PavelOvchinnikov)一起將俄羅斯珠寶美麗浮華和精制工藝的傳統發揚光大。
“在那個革命的年代,俄羅斯人遭受了各種苦難。”醫學人類學家兼一家總部在紐約的市場調研公司ArchetypeDiscoveriesWorldwide的創始人拉帕爾(Dr.G.ClotaireRapaille)這樣講道:“今天,他們如果一心想要振興,奢侈品就是最好的方式。”就像礦業投資公司PallinghurstResources,約兩年前從聯合利華手中買下Fabergé品牌,今年4月,品牌將正式恢復。
俄羅斯《鉆石和珠寶》雜志的主編艾力克西稱,1991年后,超過3500個珠寶生產商和20000個珠寶貿易公司在俄國成立。“俄羅斯珠寶商長期與世隔絕的境況激發了他們創造罕見珍品的欲望,上釉術、金銀細絲工藝和寶石鑲嵌都是俄羅斯珠寶工匠的拿手絕活。”
10年前由IrinaDorofeeva和MaximVoznesensky創立的珠寶品牌JewelleryTheatre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中最耀眼的一顆。在莫斯科KutuzovskyProspekt區的店鋪中,櫥窗用黑布偽裝,伴隨著變換的聚光燈和音樂,營造精致舞臺的感覺,正若其名。造型前衛的鉆石和珍珠首飾美輪美奐,似乎一幅來自于米·布爾加科夫《大師和瑪格麗特》中魔法召喚出的奇妙世界圖景。“我們竭盡所能復興俄羅斯珠寶藝術的傳統,使之回復到舊時的巔峰地位。”Voznesensky說道。至少他本人是這么想的,“JewelleryTheatre與其說是商業公司,不如說它承載了更多文化和教育的使命。”JewelleryTheatre只一個系列就足以教授一堂藝術設計課程。一個十字架兩端均鑲有圓形飾物的梨形吊墜直接取材于拜占庭藝術風格,俄羅斯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占伊斯坦布爾后一直是拜占庭文化的繼承者和保護者。
另一家17年前創立于基輔的公司Lobortas&Karpova,擅長使用獨特的烏克蘭濾鏡審視傳統工藝。手工制作獨一無二的珠寶系列包括多種高溫燒制的琺瑯作品,這種技藝在中世紀時由拜占庭傳入基輔。還有一件琺瑯胸針,則描繪了一只受烏克蘭油畫家MariaPrimachenko風格影響的童話世界的獅子。
俄羅斯人稱這種風格為“浪漫的前衛主義”,也有人將之歸為“俄羅斯新藝術主義”,比法國珠寶設計藝術更流動、天然和有機。這樣分析的話,他們是在循著前人的足跡,特別是烏克蘭最有名的珠寶商JosephMarchak的足跡在往前走。JosephMarchak的公司一度被稱為“基輔的卡地亞”,1878年創立后,迅速在羅曼諾夫王朝引來追尋者無數。動蕩歲月中JosephMarchak舉家遷往巴黎,在第一大區的RuedelaPaix開設了一家珠寶店,1989年關閉。繼承人DanielMarchak不甘沉寂,蟄伏16年后,終于在2005年重新開設一家沙龍于RuedeRichelieu,讓一度沉淪的家族名字重現生機。
Marchak讓人愉悅的寶石作品成為一代四散逃亡的俄羅斯珠寶商人各自詮釋俄羅斯風格的縮影。洛杉磯M&LJewelry品牌的創立者、Michael和LeonLandver兩兄弟出生于基輔,最近剛剛揭曉的Jirayr系列——向羽冠、炮塔和俄羅斯肖像畫中的紋章老鷹致敬的雞尾酒舞會戒指,由美籍設計師JirayrGyurjyan設計,這些糖果般的戒指有著讓人驚嘆的巨大尺寸的石英和黃玉。MichaelLandver說:“俄羅斯美學,優雅同時又野蠻。”如此看來,白俄羅斯出生的紐約設計師LenaSklyut那些大得可以用來打人的珠寶的誕生并非巧合。2005年,她發布了高級珠寶系列——至少500克拉的寶石鑲工首飾,并有S形蛇纏繞著字母L的簽名圖案。“大多數看到這些作品的美國人都說,‘反正俄羅斯人一定會喜歡的’,因為每件都那么巨大。”Sklyut說,“但是當我去年5月造訪莫斯科的時候,俄羅斯人說這些珠寶看起來很美國,因為美國人什么都要大——大房子、大汽車。”
她補充道:“我認為我的設計融合了這兩個世界的文化,你并不能真正分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