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首飾由于缺乏售后“三包”服務,因此珠寶首飾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南京的殷先生就碰到這么一件頭痛的事情,他花了5000元買了一對“I DO”牌鉆戒,結果回家后發現鉆石表面竟然有裂縫。當殷先生把有裂紋的鉆戒拿回專柜時,銷售方也發現了問題所在,并且態度很好地答應給殷先生免費重新更換鉆石。然而當殷先生在第二次配戴鉆戒6小時后,又發現鉆戒上出現了裂紋。殷先生懷疑對方并沒有給他重新更換,當殷先生第三次找到柜臺時,對方的態度也開始強硬起來,銷售商表示如果殷先生覺得是鉆石有問題,需要自行去找第三方鑒定,證明是產品問題,柜臺才可以更換。殷先生無奈之下,在3月15日向有關部門進行了投訴。
“I DO”鉆戒品牌的南京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當殷先生第一次發現鉆石上有裂紋后,經過雙方溝通,本著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他們已經免費為其更換。在給殷先生更換后,消費者當時取走鉆戒時并未發現有何問題。現在出了問題,不排除是消費者使用不當造成的。如果要退貨,消費者可以去有相關資質的部門去鑒定,如果是質量問題,柜臺可以無條件退貨。
但是殷先生同時也認為,他在第二次取鉆戒時,工作人員也沒有要求他仔細檢驗,現在鉆石出現了裂紋,肯定是質量有瑕疵,如果質量鑒定出是人為原因造成,那算是工作人員在鑲嵌鉆石時導致的還是消費者自己人為造成的?都難以鑒定。
由于雙方分歧較大,殷先生只能向媒體和鉆石銷售柜臺所在的商場反映問題。最終,經過商場與媒體記者以及銷售商的共同協商之下,柜臺同意第三次為殷先生免費更換鉆石。
盡管殷先生的事情解決了,但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由于國家目前珠寶首飾在售后“三包”上仍然是空白,許多珠寶店自行制定了一些售后服務規定,甚至某些商場實施“霸王條款”,較大的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目前只有江蘇、浙江、天津等地區已出臺金銀珠寶飾品的“三包”規定。很多消費者表示,近年來,金銀珠寶首飾已成為消費熱點,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三包”規定,保護各方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