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和田玉在中國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群玉之首。北京2008奧運會會徽“中國印”,正是采用兩方優質的新疆和田玉作為材料。近年來,和田玉市場價格不斷增長,一級和田白玉籽料的價格7年期間上漲100倍。其保值性、增值性明顯,成為投資和收藏領域的新亮點。
“和田玉資源具有稀缺性,經后天藝術加工又可極大提升它的收藏價值,投資者們考慮到和田玉藏品能夠長期保值升值,所以覺得風險性較小。”上海御府工坊素有“君子玉匠”之稱的玉雕大師付雪飛如是說。可大師同時指出,和田玉市場雖然風險性較小,但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如果不謹慎進入,很有可能大意翻船。
目前冒牌和田玉、玉雕次品、價格虛高等現象隨處可見。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田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和田玉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辨清產地 定位價格
和田玉按照產地的不同,可分為子料、山流、山料三種類型。目前有兩個著名的產玉之源:一個就是從于田縣向南,和田白玉山料就產于著名的阿拉瑪斯礦區。另外就是由和田市往南,那里就是盛產歷史悠久的子料、山流水料的源頭。
目前通常的價格,同等級別的子料是山料的 6--8倍。在坊間更常見無皮之山料或俄料。因出礦地在俄國境內而稱俄料,其價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質太水,即是透明感過重,密度和油質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若以俄料充和田子料件出售,經驗少者難以辨之,目前在坊間或網上唯數不少。
二、雕刻工藝 分析價值
由于新疆出產和田玉,許多初入玉雕領域的玩家便認為從新疆直接購得玉雕作品最為保險,但事實是我國最好的玉雕師傅均在上海。這也因此導致新疆玉雕的工藝不是很差,就是商家要高薪聘請上海師傅使得玉雕價格昂貴。而近兩年行情看漲的北京市場多為河南、安徽的低檔工藝。廣東市場上則存在很多以次充好現象。蘇州、揚州的玉雕工藝越來越不及上海精工。因此熟悉和田玉市場行情的玩家便會用溫潤、細膩、暖白的和田玉配合上海精工來提升藏品的藝術價值。
上海人物精工尤為突出。上海御府工坊的玉雕大師付雪飛更是獨占鰲頭,憑借多年玉雕經驗,配合高質和田玉,創作出了如鐘馗等生動形象的人物造像,在上海、北京等大型國際珠寶展上驚艷四座,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位剛剛開始收藏和田玉的愛好者說,亂世藏金,盛世藏玉,這幾年,和田玉迅速升值,收藏價值巨大,對于剛入門的玉友來說,剛好可以借“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學習一些辨識和田玉價值的知識。
據付雪飛大師介紹,御府和田玉網站(www.163yu.com)全新改版,通過觀看“解石”過程,認識和田玉雕琢加工前模樣,最后展現出經過玉雕大師精心雕刻的作品。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際,上海御府工坊即將為消費者奉上一場和田玉文化的“饕餮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