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一顆半克拉的鉆石,在傳統的珠寶店里,成交價是22000元,但其實,你可以用一半的價格就能得到它。
每逢情人節及五一、十一,這些結婚人多的假期,都是鉆石熱銷的時候。陳斌說:“鉆石銷售的規律跟消費品行業是一樣的。”掐指一算,今年已經是陳斌的九鉆網成立后的第四個情人節。從去年圣誕、元旦,緊接著今年的春節、情人節,這些節日帶給九鉆的是平均每天1000單以上的成交。
一般來說,在中國,從婆婆的舊匣子里拿出來的傳家之寶是一塊玉,而不是鉆石。中國鉆石市場的歷史不長,“滿打滿算就十年時間”,珂蘭鉆石網CEO郭峰說。
打破鉆石壟斷
徐瀟早在2002年就在網上賣鉆石,當時她還只是一個IT公司的職員,在eBay開了一家銀飾店,網名小鳥。哥哥徐磊有一家鉆石批發公司,偶爾在妹妹的網店里客串賣一些鉆石。
“那時網購才剛剛開始,即使是一本書,大家都抱著好奇的心情。沒有一個人相信在網上能把鉆石賣出去,連我們自己都不相信。”徐瀟沒想到她的店一年半成為eBay最大鉆石賣家,在eBay好評率已經達到100%,還是鉆石級的賣家,沒有一顆出問題,不見面交易最大的一單達到8萬元。
“第一筆3000塊錢。我記得很清楚,是黑龍江電臺的一個主持人,跟我溝通了一次,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沒見過一次面就成交了。而且當時沒有支付寶,完全憑借買賣之間的信任來完成交易,這種信任是非常珍貴的。”
后來,兄妹倆一起創辦了現在鉆石網商里的領先者鉆石小鳥。與鉆石小鳥有著同樣的老資歷的是同樣來自上海的九鉆網。陳斌辭掉樂百氏華北區總經理職位之后,曾到美國考察最大的鉆石網絡零售商Blue Nile,最終決定在中國復制其模式。“2004年醞釀這個事情的時候,跟別人說別人覺得莫名其妙。”
北京的珂蘭鉆石網是后起之秀。創始人郭峰從全國最大的花卉零售網莎啦啦鮮花網退出以后,一直在想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郭峰對婚慶行業做了一個調查:“當時我們13個人分成六個組,在東單、西單一些婚紗店門口,調查了260個當天或者未來兩天要結婚的人。得到的數據是:一個結婚的過程,有三個環節是逃不掉的,一是拍婚紗攝影,二是領結婚證,三是買婚戒。”
然后郭峰分析:第一環節,互聯網在里面起的作用基本沒有;第二個是政府干的事情。于是他又對婚戒行業做了調查,北京市每對新人平均要花5570塊錢在婚戒上,而且傳統市場婚戒加價差不多是四倍——也就是說1000塊錢的東西,在商場里面一定是標四千。
郭峰很興奮,“互聯網有機會了,我們可以打破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