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品使和田玉走近尋常百姓
“和田玉不是高不可攀,現在琳瑯滿目的飾品,是大眾收藏者很好的購藏對象,此類商品既可當做時尚的飾品使用,又可當做特有的中國符號珍藏。
長期以來,一說到和田玉,大家就會想到一塊精美的石頭,而跟著這塊石頭的,就是一串“天文數字”,大眾可望而不可及。其實不然,目前和田玉市場大力開發,飾品類已使和田玉更走近尋常百姓。
據了解,和田玉在我國有7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玉文化的主體。據《天工開物》記載,“凡玉,貴重者盡出于闐”。古代的于闐,就是現在的和田縣。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玉,石之美,有五德。”為此,王春霞認為,和田玉飾品會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盡管目前寶石引領著飾品的潮流,但她認為寶石是外國人喜愛的東西,中國人更喜歡的是玉石。
收藏首先不要讓自己難受
“黃金有價玉無價”、“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而不可再”。這些古語道出了和田玉收藏的要領。比如在一些精品店里,有著種類繁多的飾品,如手鐲,從100元到1萬元再到幾十萬元的都有。為此,專家建議大眾收藏者,要根據自己的財力而定,尤其是年輕的時尚一族,不要求最貴,但求自己喜歡。“只要是真正的和田玉成品,就有收藏價值。首先不要使自己難受。其次,對于這些追求無止境的藏品,要有平常心。”
專家介紹,買和田玉飾品應先看材質,是山料、山流水料,還是籽料;其次看顏色,是羊脂玉、白玉、黃玉,還是墨玉、青玉、碧玉;再看是皮色、糖色還是青花色……還要看造型美和工藝美。“三分料,七分工”。
在都是正品的前題下,要選購適合自己的款型和價位。“1萬元的鐲子是珍藏品,100元的鐲子幾代人相傳,同樣也有價值。”其實藏品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能拿市場價格衡量了。
內部標準想把行業推進一步
目前的市場魚目混珠,沒有統一的評定標準。經常有顧客把淘來的和田玉飾品拿來鑒別,一比較就知道與期望值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