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種新型的養殖珍珠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它們因迷人的棕色外觀而被稱為“巧克力珍珠”。一些專業媒體曾暗示,這是對大溪地黑色養殖珍珠進行放射處理后產生的這種不同尋常的顏色;但有一家已知在處理這類珍珠的公司——美國紐約的百樂麗娜珍珠公司則堅持表示,他們對巧克力色珍珠沒有進行任何增色處理。
百樂麗娜珍珠公司同意為美國寶石學會(GIA)提供其巧克力色珍珠的樣品,并同意對樣品進行處理以便前后對照,從而GIA的研究人員能夠更多了解這種處理方法并確立鑒定標準。GIA全面的研究報告發表在其專業性刊物《寶石及寶石學》上,以下為報告的簡述。
調查研究
百樂麗娜珍珠公司及其分銷商EPI公司提供了160枚巧克力色養殖珍珠(簡稱為CCPs)和3枚染銀色的大溪地養殖珍珠(DTCPs)用于GIA的這次研究。GIA的專家們同時還從學會的收藏庫中查看了29枚已知是天然色的大溪地養殖珍珠(以下簡稱為NCTCPs),并且還專門為這次研究額外處理了4枚NCTCPs,并對這些珍珠在處理前、處理中和處理后進行了仔細地檢查。總體而言,專家們考查了196枚養殖珍珠,它們分別介于3.75~21.40克拉之間。
為了研究這些養殖珍珠,專家們使用了標準的寶石觀測技術(包括顯微鏡法和紫外輻射反應等),以及其他需要更精密儀器的試驗。此外,他們切穿了兩枚巧克力珍珠的真珠質,以確定顏色依深度變化的程度。大部分天然色養殖珍珠在視覺觀測下都呈現綠灰至深綠灰色調,且并不總是純系的顏色,大多數還呈現紫色、藍色、黃色、綠色和玫瑰色折光,同時呈現中度至高度的光澤。
而這種巧克力珍珠是由棕色系主導,雖然也會顯示出一些次級顏色。它們幾乎不顯示非凡的珠澤,但光澤度還是從中度到高度。從CCPs樣品上取下的切片,顯示出均勻的真珠質色系;然而,當深度切開一枚珍珠后,其珠核界面附近的顏色會淺一些。最后,在染了銀色的珍珠類別中,人們注意到深棕色、粉色折光和中度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