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經濟運行趨勢平穩、節慶消費增長等因素影響下,吉林省黃金市場活躍非凡,買金投資者日益增多,“黃金”成為百姓理財最為熱門的詞匯。
2月9日,正值傳統的元宵佳節,長春市大街小巷人潮涌動。長百大樓、歐亞、卓展等商場剛剛開門營業,幾家金店柜臺前就有顧客光臨。
家住經濟開發區的孫女士在一家香港品牌金店的柜臺前坐下,一會兒工夫就決定買下一塊50克的金條和兩套牛年紀念金幣。而在另一家金店柜臺前,馬女士領著兒子和兒媳買了兩塊30克的金條和兩條20克的金項鏈。該柜臺的服務員告訴記者,按農歷年計算,從去年12月開始,金飾旺季就提前到來。
正領著老伴挑戒指的王先生說,每年春節他都要給老伴買一樣黃金首飾,圖個吉利和喜慶不說,還攢了“家底”。而孫女士認為,黃金變現容易,所以買金條收藏就當是存錢了。上海老鳳祥金店重慶路分店經理喬廣學說,2009年對該店來說是個驚喜。雖然喬經理沒有向記者說出每天具體的營業額,但從他臉上的喜悅可以判斷出這個“開門紅”的含金量很高。在同志街某銀行營業網點,記者就黃金銷售情況采訪了該行的工作人員張先生。據介紹,與金店相比,他們的黃金產品品種有限,雖然銷售并無明顯浮動,但前來咨詢的人明顯增多。據了解,省內幾大商業銀行的理財中心都有黃金銷售業務,為滿足顧客需要,一些業務窗口還有專人介紹此項業務。
長春市金銀珠寶行業商會會長韓瑛說,國際金價的盤面走勢直接引導市場零售價格。2008年,國際“金盤”變化頻繁,為穩定零售市場,長春市金價在一定的價格區間內,共經歷了15次變化。這一年,黃金最高價格達到280元/克,最低價格為200元/克。盡管每次調價市場都處于被觀望狀態,但持“買金保值”想法的消費者卻因此增多。
渤海期貨金融業務中心經理劉卉認為,黃金可以保值增值,是國際公認的世界性“貨幣”,是抵御通貨膨脹的有效工具。但提運和儲存是其流通缺陷,與之相比,黃金期貨不用考慮提運或儲存問題,且變現力強,是有實力的投資者轉變視角重新選擇的投資工具。劉卉說,黃金期貨既有商品屬性又有金融屬性,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只單純追求保值金融屬性,忽視基本面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失敗。一些投資者認為,持有黃金期貨合約,到最后交割日就能擁有黃金的觀點是不對的。因為按照規定,自然人是不可以進行實物交割的,只有法人身份的投資者才可以。投資者可以利用期貨保證金交易制度,資金占用率低等特點,在合理價位進行投資達到保值效果,不一定要進行實物交割。
此外,黃金期貨受外匯趨勢(主要指美元)、世界政治局勢、原油市場等多種因素影響,投資者需要掌握“全盤”大局性投資界面,了解更多組合投資工具。由于黃金期貨合約標的較大,劉卉建議投資者可先從其他商品期貨小品種做起,逐漸了解期貨投資的知識及交易規則后再入手黃金期貨。了解交易規則、一定的經濟實力、良好的心態、合理的資金管理及有效的交易策略都是做好黃金期貨的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