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歷史上各時期的老“如意”在現今的藏市上并不多見,原因是其祈福納祥寓意使得很多藏家對“如意”只進不出。即便偶見拍賣市場,成交價格也居高不下。但另據了解,現今市面上,一些結合現代工藝制作的“如意”工藝品已經開始多了起來。蘭溪市民間藝人陳少華利用廢蚌殼做的珍珠貝立體精雕作品《如意》還被浙江省博物館收藏。
陳少華是蘭溪市香溪鎮的農民,他在偶然中發現,村民養殖珍珠蚌收獲珍珠后廢棄的蚌殼橫截面紋理非常漂亮,遂開始創作珍珠貝立體精雕系列作品,2005年入選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保護成果展暨首屆浙江省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其中《準提菩薩》獲博覽會最高獎———“天工精品獎”,而作品《如意》被省博物館收藏。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意”大不過盈尺,人們對它的喜愛是因為“如意”包含著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它寄托了世人對于美好生活的一種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