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在我國歷史深遠,意義重大,長期以來作為傳統飾品也一直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隨著中國黃金珠寶首飾產業的發展,珍珠在首飾消費市場中所占的分額卻遠遠達不到預期,國內的珠寶首飾銷售額,鉆石、黃金、鉑金和玉石的銷售額各約占銷售總額的10%-25%,而珍珠類產品卻僅僅占了銷售總額的3%,其中境內企業生產的珍珠類產品銷售額更是不到市場銷售總額的1%,因此,珍珠的市場需求其實頗具潛力,雖然目前全球籠罩在經濟危機的陰影下,但國內龐大的市場潛力將成為支撐珍珠價格上行的基石。
此外,由于我國對水資源保護程度的不斷提高,最近幾年來,如湖北、安徽、浙江等地先后出臺了有關規范珍珠養殖的管理辦法,對珍珠養殖產業開始實行引導,并陸續出臺了一些禁養限養政策,這些舉措一方面將促進珍珠養殖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但同時,受自然災害等影響,加上珍珠養殖周期的限制,此舉措將也使得我國珍珠養殖面積大量減少。據統計,2008年珍珠產量低于1400噸,較2007年珍珠產量將減少12.5%,到2010年預計產量在1000噸左右,逐年降低超過10%。年產量的降低,供求的關系也會隨之轉變,這將成為珍珠飾品價格上升的基礎。
眾所周知,中國是珍珠資源、加工和貿易的大國,但是,雖然我們擁有占世界總產量95%以上的年產量,但中國珍珠產業的產值卻僅占世界總產值的8%,這是一個尷尬的局面,所幸的是,目前國內政府、協會及珍珠企業已經在積極思考如何針對現狀擺脫困局,在研發、設計的加大投入,在質量檢測上的嚴肅把關,為珍珠飾品的轉型打下了良好基礎。而由于如今珍珠產量的逐漸減少,這將促使一部分低端珍珠飾品退出市場,從而扭轉消費者心中珍珠飾品不夠高端的心理,這也為珍珠價格的上升創造了良好的提升空間。
總而言之,雖然目前整個市場處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但主流貴金屬飾品的震蕩將為珍珠提供沖出夾縫的機遇,而在市場的潛力、需求及珍珠飾品自身價值多要素齊備的情況下,2009年逆流中的珍珠或將保持喜人的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