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四川召開了首屆核與輻射安全監督工作會議,就如何避免核與輻射提出了建議。
核與輻射離我們有多遠?昨日,在四川省首屆核與輻射安全監督工作會議上,省環保局核安全處處長楊有儀稱,核與輻射常用在工業、衛生、科研、農業和教育等部門,少量接觸對人體傷害非常輕微,但它也可能成為“一只關在籠子里的老虎”。
金銀首飾不宜常戴
核與輻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你咳嗽了,醫生會給你開一張胸部透視單,看是支氣管還是肺部發炎了——這樣你的胸膛將袒露在X射線前。“X射線可以透視,Y射線則可以治療腫瘤”。
燃煤也常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可隨空氣及烘烤食物潛入人體,長期積累,仍可對健康構成威脅。至于形形色色的飾品,如化石、奇石、骨藝品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喜愛,但這些寶貝大多可以產生輻射。
據四川省腫瘤醫院一位醫生介紹,胸透等檢查由于曝光時間短,對人體傷害非常輕微。如果長期遭受輻射,人體就會產生諸多不適,嚴重的可造成人體器官和系統損傷。諸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腫瘤等。
要避免核與輻射的辦法只有一條:能不接觸的不接觸,必須接觸的少接觸,當然還應該采取安全得當的措施,例如,房屋裝修追求環保;謹慎對待收藏品;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飲用;金銀首飾不宜常戴;平時用手機打電話盡可能選用低輻射的綠色手機等。
明年末100%辦理許可證
據四川省環保局副局長謝天介紹,“四川民用核技術應用十分廣泛”。工業、衛生、科研、農業和教育等部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單位達4500多家,其中1O萬居里以上的鈷-60輻照裝置7座,工業用加速器16臺,醫用加速器46臺,射線裝置(包括醫用X光機、工業用X探傷機)6000余臺,在用放射源6000余枚。
四川以稀土礦為代表的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在我國儲量居第二位,放射性伴生礦采選冶煉單位30多家。在采選冶煉過程中,天然放射性物質遷移、濃集在產品和廢棄物中,其中70%濃集成固體廢物。四川的各種放射性同位素產量占全國的60%。每年有大量的同位素、核燃料及乏燃料貨包運輸,需要進行嚴格監管。
近年來,省委、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核與輻射安全工作,從機制、制度等方面加強了全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全省21個市(州)一級環保局中已有18市(州)設立了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管理處,還有4個市(州)成立了獨立的輻射環境監測機構。據了解,到明年末四川核與輻射項目將完成100%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