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仍在延續,一貫標榜自由經濟的美國不得不把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放到一邊,動用政府的力量大舉救市。面對美元地位受到的挑戰,面對重整國際金融秩序的呼吁(薩科齊提出重回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以黃金為基本參照物的世界貨幣,從根本上取消任一國家濫發貨幣而全球埋單的局面),美國沒有絲毫要動用黃金儲備的念頭。顯然,對美國來說,黃金儲備是不能輕易動用的。是什么使美國如此“惜金”呢?
首先,美元的地位需要用黃金提供支撐及保駕護航。
近幾年,美元的購買力受赤字等因素的拖累一直在下降,但其作為世界貨幣的公信力卻未被撼動,即使處于次貸危機的漩渦之中,世界對美元的需求仍在上升(危機后,美元并未貶值)。這說明美元背后是有支撐物的,這個支撐物不是別的,就是擁有天然貨幣屬性的黃金。
牙買加體系雖然宣布了黃金非貨幣化,但黃金實際上從未退出金融領域。黃金不但仍是唯一能被世界普遍接受的國際性資產,而且還逐步地集貨幣、商品和投資工具等功能于一身,尤其在維護幣值穩定、應付國內突發事件等方面,發揮著任何資產也不能替代的作用。馬克思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黃金。”凱恩斯同樣視黃金為“最后的衛兵”,肯定了黃金“在我們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美國的黃金儲備從未減少,一直以8000噸之巨居世界各國之首。
其次,美元的霸權地位使美國用鈔票比用黃金救市更加經濟。
在1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中,黃金的身影頻頻出現,尤其是在泰國和韓國,老百姓們“獻金救國”的義舉,曾令世人刮目相看;俄羅斯在1999年出售了三分之一的黃金儲備,用來清償占其國內生產總值70%的對外債務的一部分……黃金救危機于水火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此危機不同于彼危機,不論是泰銖、韓元,還是盧布,根本不能與美元的地位相比。美元不僅是國際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還是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所以僅僅依靠美元本身就可以讓全世界埋單,這比出售黃金的成本要低得多。不難理解,為什么亞洲金融危機時,泰國和韓國、俄羅斯等國家自救只能用作為最后支付手段的黃金來解救危機。
可見,黃金儲備對于美國和非美元國家均不可或缺,美國把其作為貨幣地位的擔保,其他國家則需要黃金作為緊急預備金。
那么,一國要有多少黃金儲備才算安全呢?在一國的儲備資產中,除外匯、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外,就是黃金了。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份額分配給成員國的,基本沒有自主決定權;外匯儲備的規模有國際公認的標準,即滿足3至4個月的進口用匯量;而一個國家應持有的黃金規模及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至今尚無統一的標準。目前,擁有黃金儲備最多的5個國家和組織是美國、德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法國和意大利,平均儲備量為4000噸左右。其中,美國的黃金儲備量遙遙領先,達8133.5噸;排在第5位的意大利也有近2500噸。它們的黃金儲備均占外匯儲備總量的6成以上。
我國黃金儲備的特點之一就是高度穩定。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后的20年,黃金儲備一直保持在390多噸(1267萬盎司)的水平上,2001和2002年做過小的調整,然后就一直維持600噸的數量不變至今,目前占外匯儲備的比例只有1%。近幾年,隨著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快速增長,出于調整外匯結構的考慮,也有增持黃金儲備的呼聲,但實際數字一直沒有發生變化。究其原因可能是如下兩點:
第一,黃金市場缺乏風險分散機制。儲備黃金既不生息又要花費保管費,且金價一直處于波動中。如果沒有發達的黃金市場來釋放儲備黃金的高成本和市場風險,持有大量黃金儲備的總成本是不可小覷的。
我國在建國后一直對黃金加以管制,直到2001年4月才宣布取消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2002年10月成立上海黃金交易所(目前仍以現貨交易為主),而黃金期貨在今年1月正式開始交易。顯然,這樣的市場環境不可能滿足黃金儲備保值增值、規避風險和流動性方面的需求。
第二,外匯儲備超常規增長。我國的外匯儲備增長在2001年后開始進入快車道,在2000年時只有1656億美元,談不上黃金儲備與外匯儲備的失衡,加之當時美元堅挺,似無增持黃金儲備之慮。但自2001年后,我國外匯儲備飛速增長,2006年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2007年底達到15282億美元,截至今年9月末,已逼近2萬億美元。面對如此巨額的外匯儲備,我們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優化其結構、增加收益方面,其間沒有什么突發事件讓我們再去顧及黃金儲備,直到2007年7月次貸危機爆發。但危機開始時,人們樂觀地認為這只不過是局部事件,不會引發災難,今年3月時許多人甚至斷定“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歐洲央行趁高價還出售了部分黃金儲備(30噸)。事與愿違,危機不僅沒有結束,反而愈演愈烈,黃金儲備這才又引起人們的注意。
今年下半年,歐洲央行又逐步購回黃金。截至今年11月初,歐洲央行的黃金儲備已達2202億歐元,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黃金儲備與上半年相比也有5%的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籌集資金救市,在8月份出售了400噸黃金。可以說,在危機中黃金不失英雄本色,其價值和作用再次得到彰顯;而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國家,在危機中也并未獲得預期中的緩沖,新興國家損失慘重。
綜上所述,充足的黃金儲備不僅涉及到一國危機時的自我保護和自救能力,也與國家的金融和經濟安全息息相關,各國都應充分認識到黃金儲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