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的細部。
本周三晚間,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名為“藍色維特斯巴士”的歐洲王室名鉆被競拍者反復爭奪,以1640萬英鎊、約合2430萬美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鉆石拍賣價格的世界新紀錄。
這顆曾為西班牙公主陪嫁的藍色鉆石重達35.56克拉,色彩淡藍,波光流溢。綜觀近年來國際市場上成交的名鉆,彩色鉆石一般都比白色鉆石昂貴許多,2006年,倫敦拍賣會上,一顆重達20.6克拉的藍色鉆石則以約800萬元人民幣成交。佳士得拍賣行的專業人士認為,雖然經濟危機降低了全球的鉆石需求,但稀有的彩色鉆石價格還是節節看漲。
然而,中國國內市場的彩色鉆石拍賣卻顯示出異常冷清的場面,在上周上海舉辦的中國黃金珠寶展鉆石專場拍賣會上,一顆重達13克拉、號稱中國第一彩鉆的黃綠色鉆石,僅以299萬元起拍,卻無人應答,慘遭流拍;同期拍賣的彩色鉆石也是成交的少流拍的多,而該展會的鉆石拍賣向來被業內人士公認為中國鉆石銷售的晴雨表。
國內彩色鉆石市場冷清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國內國外的“冰火兩重天”?專業人士認為,主要是“雜色”鉆石惹的禍。廣州金鉆隨緣公司的董事長張世柏介紹:嚴格意義上的彩鉆應當是寶石學中符合“純光譜色”的稀有鉆石,在光譜對照表中能找到相應的位置,采掘出產率約為白鉆的萬分之一,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一般能賣到同等級同重量白鉆的2倍到10倍,鉆石重量越大等級越高,與同級別白鉆的價差越大。包括“藍色維特斯巴士”在內的諸多國外高價成交彩鉆,都是這一類“純光譜色”鉆石。
然而,在中國內地市場上所流行的所謂彩色鉆石并非“純光譜色”鉆石,多為雜色鉆石,一般3克拉以下的雜色鉆石批發價都比同級別的白色鉆石更為便宜,根據雜質含量的差別,價格一般為同等白鉆價格1/2到1/3。但中國商家一般都不會強調這個差異,就當“彩色鉆石”賣,長此以往,使得零售商以及市場消費者的興趣有所喪失。
于是,我們在廣州市場了解到,即使在天河城、廣百這樣的一線大型商場中,都極少見到彩色鉆石的身影,彩鉆收藏似乎與中國老百姓的生活還有一定距離;有需求的顧客只能向商家“預定”,商家代為尋找彩鉆,成交價則不一而足,缺乏統一的定價機制。一顆凈度值高、較好切割、重量約在1克拉的色彩鉆石售價區間在2萬元到20萬元之間,但同等級的白鉆零售價則基本穩定在10萬元上下。
廣東省地質局的項賢彪主任認為,國內市場上并沒有相關的制度法規來為彩色鉆石定義,更無從談到定價與管理。在他管理的地質局檢測中心里,送來檢測的產品,藍色與黃色鉆石的“做假”現象比比皆是,并非鉆石造假,而是“彩色”造假,將顏色等級很低的“泛黃”雜質白鉆當成黃鉆石銷售,并采用高溫成型工藝將白色鉆石“染”成藍色鉆石。
粉色“鴿子蛋”比較保險
為此,他向有需求的消費者建議,在沒有專業技術人員鑒定的情況下,即使向合法商家購買彩鉆,也輕易不要選擇黃色與藍色兩個顏色的鉆石,因為一般肉眼很難辨別“雜色”與“純光譜色”的差別。而粉色鉆石多來自澳大利亞天然礦區,是目前比較保險的一類彩鉆。這就是為什么遠到《色戒》里的“鴿子蛋”,近到2008年大牌明星的結婚鉆戒,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粉紅色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