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置地不如買玉
“瘋狂的石頭已經從銀幕走向現實,和田玉的價格正在向價值回歸。” 資深投資顧問和田玉藏家李天平先生表示,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和震蕩后,和田玉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性”項目,逐漸成為投資者的“新寵”。
“炒股置地,不如投資買玉。”李天平先生坦言:“正是由于和田玉人工條件下不可復制,自然環境下不可再生的特性,決定了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稀缺性資源的性質。市場上流通的和田玉資源,從存量的絕對值上來說,只能是越來越小。物以稀為貴,其保值功能毋庸質疑”。2005年后,和田玉開始出現價格向價值回歸的趨勢。短短幾年內,和田玉的價格呈現出數十倍、上千倍的增長。針對這種現象,李天平先生分析說:“相對于百多年來和田玉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的歷史來看,其價格向價值回歸的空間仍然很大,即使刨除投資和田玉占用資金的時間成本,粗略預測和田玉的投資回報率也足以令人興奮”。據了解,和田玉的開采已經有8000年的歷史,從夏、商、周到新中國成立后的產量總計9968噸。1949年后,國家在葉城、和田、于田、且末等礦區有計劃地開采,從50年代到90年代40年間,和田玉的開采量為9459噸,接近之前數千年開采的總和。此后,由于國家相關部門對濫挖濫采進行嚴格控制,90年代中期和田玉的年產量在150噸左右。現在的年產量僅1噸左右,被譽為“天下第一玉”的新疆和田玉正在急劇減少。在價格方面,80年代一級和田玉籽料每公斤100元,90年代漲到1500到2000元;2000年翻至12000元,2005年突破10萬元,2006年每公斤和田玉籽料已經高達30萬元;在2007年的北京拍賣會上,一塊重量為1.1公斤的極品羊脂白玉原石,更是拍出了1100萬元的天價。
將風險降到最低
“雖然和田玉的市場十分熱烙,但是并不意味著和田玉投資沒有風險。”盡管近年來和田玉的市場價格漲勢很快,但投資和田玉同樣存在風險。李天平先生認為,“和田玉投資風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投資人難以鑒別真偽的風險,二是和田玉藏品變現較慢的風險”。
如何鑒別和田玉的真偽?
眾所周知,和田玉是以產地命名的。和田玉分布于新疆境內,莎車——喀什庫爾干、和田—于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北坡,共有9個產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并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后呈脂狀光澤。
“和田玉屬透閃石玉,硬度高,韌度大是其特色。和田玉的硬度略遜于翡翠,摩氏硬度在6.5至6.7左右,比摩氏硬度為7的翡翠低0.3度左右,但其韌度表現比翡翠要好很多。如以韌度為10的黑金剛石為標準,和田玉的韌度為9,比翡翠高1度。和田玉硬度與韌度的綜合指標,反映出和田玉的物理性質非常優越,無論是原料加工或是直接收藏,都是其它類別的玉材難以比擬的。”李天平先生表示,聆聽玉受打擊后發出的聲音,這是古人鑒別玉石的主要方法。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擊時發出的聲音清越綿長,如金磬之余響,絕而復起,殘音沉遠,徐徐方盡。這就是玉德所云:“叩這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李天平先生說,聽聲只是辨別和田玉真偽的一個方面;鑒別和田玉真偽,還得從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看玉器的材質。材質是玉器收藏的前提,判定一件玉器是否值得收藏和是否有增值的空間,首先要看它的材質。依照目前價格,同等級別的籽玉是山料的6~10倍以上。在市場或網絡上,常見以無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籽料出售。目前在市場或網絡上,以俄料青海料充和田料者為數不少。
二是辨認造型紋飾。造型是玉器審美的構架,也是決定玉器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狀決定的,其比例權衡要適當。勻稱而不呆板,均衡而又穩定的是美的作品。紋飾是玉器的裝飾,一般說來它要服從于器型的需要,或者它們兩者都取決于社會功能的需要。裝飾要看結構、章法、繁簡、疏密等處理,凡結構章法有條不紊,統一和諧者具鑒賞價值。
三是分析工藝細品藝術。玉器工藝是由料變為器的技術條件,它的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人真正認識,是鑒賞上的一個難題。凡砣工利落流暢、嫻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較美的,反之,板滯纖弱,拖泥帶水,則是收藏價值銳減的標志,不可貿易集之。藝術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難做到的。凡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都是藝術美的表現,反映了豐富的收藏價值。反之工藝差,藝術低劣,違反藝術美的作品,鑒賞價值就遜色的多了。
四是盡量選購帶皮色籽玉。和田籽玉的外表上常帶有褐紅色、褐黃色、煙青色等顏色的玉皮,因此習慣上稱為皮色籽玉。和田籽玉皮色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云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自然燦爛的皮色,是和田玉籽料獨有的特征,也是鑒別籽料真偽的參照標志之一。近年常見假沁色的帶皮籽料,沁色多附著于表面,外表干澀,沁色濃艷。投資人要注意辨別真偽,防范風險。
除了鑒別真偽之外,和田玉投資人也要防止因藏品急于變現而賤賣狀況的出現。“規避這項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投資人要量力而行,不要把吃飯穿衣等生活必需資金用于投資,投資人可根據自身資金狀況,選擇投資中低價位的較小玉料。”李天平先生認為,“投資中低價位的較小玉料可以適當地降低風險,一是因為玉石大料的成本高,不易出手;二是玉石大料的投資可能積壓大量資金,需要承擔較大的資金周轉變現的風險。所以,安全穩妥投資和田玉的方法是:首先,要勤于學習和積累品鑒和田玉的知識,必要時請自己信得過的專家“掌眼”,看準了再出手;其次,量力進行和田玉的投資,尤其對于初次接觸和田玉投資的愛好者來說,收藏起步階段選擇中低價位的較小玉料較為適合。這樣,不僅可以獲得理想的投資回報,而且可以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未來,美玉市場持續走強
“2008北京奧運會之后,人們對和田玉的投資開始趨于理性,這使和田玉價格的攀升曲線得到一個難得的緩沖區間,這種和田玉價格向價值回歸速度放緩的趨勢,既非常有利于投資者的入市,又有利于和田玉市場健康穩定長遠的發展。”李天平先生認為,和田玉已經步入以品質劃分重新估值階段,品質較差的和田玉將逐漸淡出珠寶市場而轉向其它市場;品質高的和田玉價格在珠寶市場將持續上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和田玉資源稀缺。經過多年的開采,和田玉早已成為稀缺資源,加上喜好投資收藏的人們與日俱增,日益增長的和田玉愛好者和有限的和田玉資源之間供求矛盾的加劇,將使和田玉在珠寶市場上更加走俏,價格亦會逐年上揚。據統計,2006年每克和田白玉的價格是黃金的4至10倍。目前1千克極品和田羊脂玉的市場價格已經高達1000余萬元,每克羊脂玉的價格是黃金價格的40多倍。其中,帶有紅、黃色皮的籽料,價格更是翻番,和田玉的市場價格向其價值回歸的空間,由此可見一斑。
二是受2008奧運會的影響。舉世矚目的2008北京奧運會用昆侖玉來做奧運獎牌,這種主辦國文化元素的材料與奧運獎牌金、銀、銅材的結合在歷史上尚屬首次,我國奧運健兒們的優秀表現,在吸引全世界體育愛好者目光的同時,也使中華美玉的光芒輝映了全世界投資者的眼球。李天平先生預測,“金鑲玉”奧運獎牌的驚艷出世,將會改變以和田玉為代表的軟玉僅在接受東方文化的華人圈和亞洲區域倍受推崇的歷史,拓展了和田玉的市場空間,使人們對和田玉的進一步增值充滿期待和遐想。
三是和田玉的歷史文化悠久,中國歷史上歷朝皇帝玉璽大多用和田玉雕琢而成,“國之重寶”,和田玉是權利的象征;“大地舍利”,既反映了和田玉的尊崇地位,又顯示了其資源的稀缺和珍貴;“君子比德于玉”,這種代表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觀念傳承了數千年,突顯了和田玉的民族文化傳承。可以說,和田玉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和物證,深受各民族人民的推崇和喜愛。
四是藝術品投資市場受到廣泛關注。在珠寶玉器市場上,和田玉呈現一枝獨秀脫穎而出的態勢,市場價格不斷攀升,其價格向價值迅速回歸的勢頭強勁;在目前股票、基金、黃金等金融投資產品市場動蕩不穩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聚焦到藝術品投資領域,其中價格持續上揚的和田玉,更是成了投資人和藏家的首選。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具有購買珠寶玉器的經濟實力和對美的精神追求。珠寶玉器作為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裝飾品和收藏品,其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我們可以大膽的推斷,以和田玉為代表的中華美玉的輝煌時代已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