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金融危機正向實體經濟侵襲,錢袋越來越扁,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至于那些閑置的奢侈品能換成錢是再好不過了。而一家名叫“米蘭站”的小店,最近卻是風生水起。沒錯,這家專門寄賣奢侈品的二手店,讓杭城的白領小資們手頭的奢侈品找到了去處。
位于鳳起路的“米蘭站”是杭城第一家奢侈品寄賣店,主要寄賣箱包、眼鏡、鞋子和手表。這里有LV、GUCCI、PRADA(普拉達)、CHANEL(香奈兒)、歐米茄、范思哲、愛馬仕等眾多國際一線品牌。從剛開業時的幾件商品到現在的200多件奢侈品,“米蘭站”目前主要是做熟人的生意。據店主介紹,店里一般不直接收購貨品,也不定價,只是提供店面和推薦服務,然后從賣出的物品中收取成交價的10%—15%作為“勞務費”。
說話間,一位貨主拿著一款手表走了進來。這位在外貿公司上班的王小姐是聽了朋友的介紹找過來的:“手頭上有一塊歐米茄的手表,是朋友從國外帶來的,因為款式不喜歡,一直沒怎么帶,有九成新呢,打算把它給賣了,自己也正好弄點零花錢用用。”店主在確定是真貨后,根據該款手表的原價以及新度和款式,給王小姐開出了一個6000元左右的建議價。對于這個定價,王小姐表示接受。然后店主給王小姐開具了一張寄售單,并給手表編了專屬號碼。這樣,奢侈品的玻璃櫥里又多一款歐米茄的手表。
據悉,一般國際一線品牌的奢侈品都可以放到店里代賣,價格由貨主自己來定,當然店主也會根據貨品本身和市場行情給出一些建議,讓定價更合理。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奢侈品在這里都能找到買主。貨品的款式、新舊程度、定價都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因素。如果兩個月貨品還是賣不出去,米蘭站就會和貨主協商要不要拿回去,或者考慮降價。
在假冒名牌商品充斥市場的情況下,要做到賣的都是正品,店主和貨主、買家都做足了功課。首先“米蘭站”在接收新的貨物的時候,會請貨主出示在專柜的購買單、正品的商標等以證實貨物的真假,而且貨主的身份證復印件、聯系方式都必須留下;其次,“米蘭站”承諾店里不賣假貨,如萬一顧客買到假貨,一經證實,買家不管用了多久,用了多舊,拿回店就全額退款。
筆者觀察了一下,大部分寄賣的奢侈品都在九成新左右,有不少連吊牌都還在,但是價格卻實惠得多。像一款LV裝禮服的包包,原價19800元,在這里9800元就能到手。而一個全新的08款白色愛馬仕Birkin包5萬多元就能拿下,原價可是要7萬多元。對于手頭吃緊,卻又控制不了自己奢侈消費欲望的消費者來說,這里算是她們的淘寶新天地了。還有不少顧客是來這里買禮物送人的,在他們看來,這里的價格比專柜便宜不少,送出去的品質和檔次卻絲毫不遜色。
在這個經濟低迷的時期,便宜的東西總是很有市場的,當然也包括奢侈品。不過,我們要特別提醒賣家,當你寄存價值不菲的私人財物時,一定要對二手店作仔細考察,以防出現“人去樓空”或者“調包”之類的事件發生,寄存時完整簽定好寄賣合同。
關于二手奢侈品的街談巷議
觀點一:我是不會買的,能買得起新的就買新的,買不起就不買了,二手的第一不知道什么人用過,第二得費勁去證明真假,第三買二手感覺有點裝。
觀點二:二手的也難說沒有假的,看看那些舊貨市場就知道了,難道就是奢侈品的二手貨是金貴的?
觀點三:如果一手和二手價格差不多,我還是選擇買一手的,否則太別扭。但如果價格差很多,或者這款二手貨國內沒有,我會帶“專家”過去一起幫我鑒定一下,是真貨,我就買。
觀點四:我會買,最早是歐美流行二手店,后來是日本,再后來是香港和臺灣。買二手是精明的選擇,本來一手的價格就不是給老百姓預備的,都是明星富豪會買一手。買二手名牌的樂趣在于淘,第一是識貨,第二是喜歡,第三是很多品牌的新品真的不如老款好啊。
過幾年估計大家就會認可二手奢侈品了。現在二手的東西,很多是買了不喜歡或者不識貨或者不適合自己了,想盡快變現再買新款去。換句話就是消費理念和過去不同了。
觀點五:都二手了,哪還有奢侈的感覺噢,在國外的朋友購買二手是常事,我還在猶豫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