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深處的小女孩
Anna Sui精力充沛,愛好廣泛。她把自己的新發現融入每一季的設計,并且將自己奇思妙想的世界搬到她的化妝品柜臺上,把化妝品變成了時髦女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讓普通的梳妝臺因一款洋娃娃香水或一個蜜粉盒而成為通往魔幻花園的入口。這個每天都愛盛裝的設計師坦言,在內心深處,她仍是當年那個喜歡芭比娃娃的孩子。
B=《外灘畫報》
A=Anna Sui
美國夢
B:1970年代你剛剛從底特律搬到紐約的時候,紐約是什么樣子?
A:那時候太棒了。當時紐約仍擁有真正的地下文化。每天都有好多事發生,到處都有音樂,我身邊圍繞著充滿創造力的人。在那個圈子里的人很多后來都成名了。我們真的度過了一段好時光,與此同時也想出人頭地。
B:搖滾樂影響了你的設計。
A:我最初的想法就是要為搖滾歌星設計一系列了不起的衣服(笑)。我還想在各大城市開設搖滾服飾精品店。我做的第一套男裝就是為Mick Jagger設計的。每當有人打電話來說“請幫我設計一套衣服吧”,我都覺得那是很激動人心的事情。最近邀請我做設計的搖滾歌星是Jack White。
B:你早期曾為搖滾雜志做過造型師吧?
A:是的,《New York Rocker》雜志。我老是很想知道更多點兒,所以假如正好我的采訪對象是Richard Hell這種歌星的話,我就非要去看看他的房子,順便問上100萬個問題。
B:之后呢?你就進了Parsons設計學院?
A:是的。Parsons是我的夢中學校。我有一次在雜志上讀到有兩個姑娘在那兒上學,畢業之后她們去了巴黎,接著Elizabeth Taylor和Richard Burton就為她們開了個店。我當時想:“好,我要做的就是進Parsons。”長大成人之后,我又讀了一遍那篇文章,才發覺那兩個姑娘原來是Mid Fonssagrives(名模LisaFonssagrives之女,其繼父是攝影師Irving Penn)和Vicky Tiel(著名的高級定制服設計師)。孩子看不出這種聯系,只知道去了Parsons就能去巴黎。
B:你在Parsons遇到了好朋友時裝攝影師Steven Meisel?
A:在Parsons,他們不鼓勵時裝專業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交往,但我肯定很想知道學校里還有些什么人。我記得我是在繪圖課上遇見他的,我心想,這人長得真美!有一天晚上在俱樂部里,他走過來對我說,忘了那個家伙吧,坐到這兒來!之后我們就成了最好的朋友,有了共同的朋友圈。我的公寓距離學校不遠,所以成了大家的聚會地點,我們經常在家里穿戴好拍照,或是一起去參加派對。
B:你的事業也是從公寓起步的吧?
A:是的,我一開始在起居室的角落里做生意。慢慢地它占據了整個房間。之后我們搬到了一所真正的辦公室里,Paul Cavaco(現任《Allure》雜志策劃總監)就對我說:“好,你有真的辦公室了,現在你要做真正的發布會。”
B:這就是你在1991年決定做第一場發布會的起因嗎?
A:我是被迫的(笑)。LindaEvangelista和Naomi Campbell也推了我一把。她們幫我找模特,Steven和Paul則叫我怎么組織和發布一場秀。從那之后我們就再也沒有停過。至今為止,我們還是這么做。每次籌備發布會時,Steven叫我做一張名單,列出上次發布會用的人,接著我們就坐在一起討論,決定誰將被繼續采用,他還會給我推薦新晉模特。在試裝和彩排時,我用寶麗來快照給模特照相,他提出他的改進意見。通常他總是到我的辦公室來,不過如今他住在加州了,我們就在網上交流,那也一樣。
B:你的第一次發布就大獲成功?
A:實際上在那之前一切就有先兆了。當時Linda把我的衣服穿去歐洲,接著我開始接到好多在巴黎的模特的電話,人人都問我要衣服。我想這些模特都覺得,總算有些她們能穿的衣服了,而不是她們在T臺上穿的那種年長女人才會喜歡的衣服。因為有太多姑娘穿著我的設計去試裝,最后Karl Lagerfeld開始問:“Anna,Anna,這Anna是什么人?”我想,既然姑娘們喜歡我的設計,那別人應該也會。所以我才有自信去做第一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