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臥馬
這件玉馬身長8厘米,高5厘米。馬背上的這塊褐色是加工時留下來的玉料的皮子;馬的造型為團身翻蹄,頭部蜷縮于胸下,馬嘴與右后蹄連在一起。
和田白玉藝術品的收藏價值
溫潤潔白的白玉既是中國人美好品格的象征,也是收藏家們喜愛和追求的藝術珍品。一般人把玉器的價格看得很神秘,認為玉器價格沒有規律,是個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成交價格因人而異的行業。但是玉器既然也是一種商品,必然有一定的價值規律,只不過玉器行比較封閉,一般人不了解罷了。為了促進理性消費和建立有序的白玉市場環境,我在此闡述一些對白玉藝術品價值判斷的拙見,希望和白玉愛好者及業界名家共同探討。
在白玉原料的市場價值方面,我認為白玉的原料主要有籽料,山流水,山料三種,其中籽料只出產于玉龍喀什河流域。因為籽料需要經過自然河流千萬年的沖刷、碰撞之后,質地堅密的部分才能保留下來形成籽料,并且大料很少,所以籽料原料的價格代表了和田玉高檔原料的整體走勢。現在白玉籽料的價格一般從最低每公斤一萬元到十五萬元之間。形狀好,表皮好的羊脂玉籽料則按塊出售,在我所知道的成交記錄中曾經有一塊200克的料賣到十萬元。在籽料中由于100克左右的原料適合做成手玩件,現在行情最高。一般的原料徘徊在四萬元上下,皮色好,能夠做俏雕和玉牌子的原料價格則根據形狀,皮色和出牌子數量的不同浮動很大。由于資源有限和白玉愛好者人數的急劇增加,造成籽料價格連年來持續上漲。所以籽料原料和作品將會具有良好的升值空間。山流水和山料的價格則根據質地的不同價格差距很大,由于山料等的內在品質判斷十分艱難,所以一般愛好者應該購買成品以求降低風險。近年來俄羅斯白玉在上海等南方市場成為主流,優質原料的價格也攀升到萬元以上。在我看來俄羅斯料也是白玉,但是由于對玉器的收藏包涵了文化、傳統、情結和審美觀等諸多因素,所以經營者應該把原料產地明確告訴消費者,由消費者作出選擇。
在玉器成品的工藝價值方面,我認為由于玉器作品的制作是一個復雜的藝術創作過程。一件作品的產生包含了藝人的心血和無數的風險。精美的玉器人見人愛,但是藝術家的社會地位和收入同其他藝術門類相比仍然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現在和田玉玉雕加工地主要在北京、上海、揚州等地,玉雕藝人的工資一般在1000元到6000元之間,行內認可的幾位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價格則因人而定。考慮到上述因素,根據作品藝術成就的不同,大致可以推算出加工成本。
最后,還要談到成品的藝術成就等綜合價值,一件作品是精品還是一般產品對它的價位影響很大,這也是玉器價值判斷最費神的地方,對于難得的精品一定要敢出價,不能放過。古玩行有買漏,掐尖等買賣手法,這種事情在新玉藝術品買賣上很難行得通,因為新玉的成本計算比較清晰。和田玉藝術品的成本比較高,能夠開專賣店的企業一般都具有較好的資金實力,所以如果沒有包含銷售費用和合理利潤在內的價格,他們一般不會出售自己的產品。如果愛好者一味追求高品質,低價位的話,那就會走入聽動人的故事,買迷人的假貨的怪圈。不但豐富不了自己的藝術品收藏,還會受到經濟上的損失和情感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