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了解中國,培養年輕設計人才
輾轉于世界各大珠寶展會的張櫻覺對中西方珠寶文化的差異自有一番體會。“在國外參展時,外國消費者對中國的珠寶首飾在認識上存在一個誤區。他們認為,只有紅色、綠色的珠寶產品才是中國的珠寶產品。誠然,珊瑚紅與翡翠綠是頗具中國特點的顏色,也有人將其稱之為中國元素,但是,現今中國的珠寶首飾也可謂五彩斑斕,精彩分呈,并不僅限于紅色與綠色。”以偏蓋全,國際社會對中國首飾狹隘的認識令張櫻覺扼腕嘆息。正如張藝謀導演曾經拍攝的以偏遠農村為背景的作品在國際上獲得大獎之后,國際輿論一片嘩然,認為該片就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甚至有西方人士認為,現實的中國就如同影片中一樣破敗落后。“要改變對中國首飾這種片面的認識,還得從自身做起。”飽含愛國情愫、年逾半百的張櫻覺在實際工作中還身體力行,在國外參展時,從不放過一次宣傳中國首飾的機會,并對中國珠寶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以開放姿態發展的中國珠寶產業在感受世界時尚的瞬息萬變之外,還不斷地豐富著自己的文化內涵,張老師堅信,羽翼漸豐的中國珠寶首飾勢必吸引更多中外消費者的目光。
“設計師不是商家,與其賺取更多的錢財,遠不如培養一些學生,讓他們朝著更高、更遠的方向發展!”致力于中國珠寶首飾產業發展的張櫻覺在交談中向記者透露,她將成立一個以培養中國年輕一代珠寶設計師為目的的“時尚珠寶設計課程”培訓班,并采用小班制、密集培訓的教學方式向學員傳授珠寶設計知識。而自己將充當他們珠寶設計途中的領路人,在授課中將盡可能地激發學員的創作潛能,向其灌輸珠寶文化,引導學員認知寶石之美。并逐步培養他們的國際觀。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相信,假以時日,在張老師的悉心教導下,這批學員將成為未來珠寶首飾設計領域的主力軍。此外,作為培訓班的總創辦人與總執行人,她還為年輕珠寶設計師提供設計平臺,并爭取一級代理,將他們的設計產品從一線都市、一線窗口推廣出去。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中國的珠寶產業相對國外先進的珠寶大國,尚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張櫻覺老師卻放棄在國外發展的初衷,毅然投入到中國珠寶產業之中,并首選在北京發展。對此舉動,張老師解釋道,雖然北京的珠寶產業還相對落后,眼前并不看好。但是,從長遠角度看,北京深厚的文化內涵將是珠寶產業發展的獨特優勢,以后必然大有可為。最后,張櫻覺老師預言,中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將成為未來國際珠寶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