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較為少見的紫檀朝珠
紅珊瑚朝珠
朝珠,昔日皇室嬪妃、達官貴婦佩戴的象征身份地位的物件,經過珠寶設計師的重新詮釋之后,東方韻味十足的珠飾已成為名媛們頸上一道華彩紛呈的風景線。或許誰都不曾想到,若干年后,曾被說成古老沉悶、了無生趣的中國傳統元素在時尚界中重新綻放光芒。
1933年,美國富豪法霍蘭赫的外孫女芭芭拉·凱頓21歲的生日會上,其父親送給她一串美國珠寶史上最富盛名的翡翠首飾——Mdivani珠鏈,芭芭拉欣喜若狂,在之后的歲月里一直把這珠鏈當成至寶貼身收藏。這串珠鏈一共由27顆晶瑩通透的翡翠組成,顏色是極為罕見的翠綠中透著湖水藍。這件禮物是她父親在1922年從北京購得并且帶到了美國,后來這串翡翠珠鏈也歷經了時間與空間的輾轉變遷,最后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是在拍賣會上被拍得天價的時候。可能很多人病不知道,這款價值連城而且同時有著歷史與文化價值的珠鏈,便是由一串珍貴的中國清朝翡翠朝珠改串而成。
確切來講,朝珠作為配飾始于清朝,主要是為了顯示佩戴者的身份與地位。其質料考究,材質則多用珍珠、翡翠、瑪瑙、琥珀、珊瑚、水晶、玉、寶石、芙蓉石等世間珍物琢制。由于朝珠的材質珍貴稀有,一般都以原始的形態出現,著意表現它的自然質樸,以體現氣質的與眾不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朝珠的造型設計基本是統一不變的,不同的只有材質以及由于當時佩戴者地位的高低不同而影響了珠子直徑的大小。暫且拋開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背景,單單從它的造型設計上看,也就不難發現為何連外國人都對它愛不釋手。其簡潔的設計,一顆顆大小一致的光滑珠子,其實恰恰正是簡單純粹的流行設計精髓。在現代設計理念中,凡是太花俏、太夸張、太嘩眾取寵的設計,往往能夠在一開始吸引眼球,但卻無法長久地保持其魅力,而能夠細水長流的簡潔實用的設計,則往往能讓人對其永葆興趣。當然,要設計得簡潔且獲好評,也是需要到達很高的境界的。關于早期朝珠的設計師也早已無從考究,其設計理念更是無從得知了。但是現在我們唯一知曉的是,如此簡單的珠子長鏈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了古今中外的女性們。
芭芭拉·凱頓的Mdivani珠鏈也是經過設計師重新設計的,從108顆珠子變成27顆,從本來垂至腹部的長度大大縮短到普通項鏈的長度。但是,這個新式設計根本無損珠鏈本身的魅力,而是更多地添加了現代實用的元素,讓它可以更長久地站在時尚潮流的尖端。現在潮流界最流行的時尚配飾,朝珠狀的珠子長鏈絕對是榜上有名。現代版的朝珠在材質上更是多樣化,不只是著眼于昂貴的珍稀材質,還用上了許多較為普通的材質,如塑膠、皮革等等。在造型上更是不斷地推陳出新,比如在細長的珠鏈下掛個小吊飾,珠鏈的形狀馬上由橢圓形變成上圓下尖,很好地拉長了脖子在上身的比例,更顯出窈窕身材,同時也有修飾臉型的效果。而Maria Luisa的皮革珠鏈則是充滿了可愛活潑的少女味,珠鏈的上半部分改為布帶,然后由兩個可愛的蝴蝶結連接下面的珠串,珠串也由一串增加到了四串,并且由于珠子顆數不同而形成了有高有低的自然階梯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