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飾奇緣”——京劇服飾暨創意設計展結束之后,李志奇的思緒并沒有就此停歇,諸多類似的展覽開始籌備和運作起來。今年10月到明年1月,從臺灣到香港再到遙遠的英國,用李志奇自己的話來說“現在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辦展覽。”用三年的時間來籌備的“京飾奇緣”展覽,是否一如他們最初的設想那樣,可以真正傳承一些地道的京劇文化;亦或是在這些古老的京劇元素和現代時尚相碰撞的過程中,更多關于藝術創作與企業經營的靈感開始醞釀起來。
家族的傳統“從爺爺李永利開始,我們家族就跟京劇結緣。之后大伯李萬春、二伯李桐春、三伯李慶春,還有我的父親李環春都是知名京劇藝術家。一直到現在的李小春、李陽鳴……所以,我們是地道的京劇世家。加上我們是滿人,屬于正黃旗,所以一直以來沿襲了濃厚的家族傳統。我們信佛,并嚴格地遵守著中國傳統家規里的忠孝節義。”
京劇,對于李志奇來說,是一種融在血液里的魂。講述起自己的家族時,李志奇說:“這是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但也很悲傷。”整個家族,在文革時期被分三地,西藏、內蒙和臺灣。當年父親和二伯李桐春來臺演出,卻沒料想從此就再也回不了祖國內地,從小在臺灣長大的李志希、李志奇兩兄弟,對內地一直有著執著的向往,就連香港的姑姑帶來的內地零食,他們都格外珍惜。“長大以后回內地,是我小時候就發的誓。”這個誓言,在2000年的時候實現了,當時,漸漸退出影視圈的李志奇,在蘇州開始經營自己的企業。內地事業逐漸壯大,李志奇甚至為父母家人在蘇州安排了一個平靜而美滿的將來。“當時想的是,蘇州可以成為雙親養老的歸宿。”但是2004年,父親的往生,卻徹底改變了這一計劃。李志奇毅然扔下蘇州的事業,回到了臺灣。“我當時覺得應該傳承一些父親的東西,因為雖然家族的事業在內地是有傳人的,但在臺灣已經沒有傳人了。這讓我很難過,卻又不曉得該怎么做。后來無意中收到一些老戲服,才漸漸有了靈感。”
“京飾奇緣”的創意就在那時萌發,從小就愛做手工的李志奇,也真正全心投入了自己的創意設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