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權威單位兩次鑒定,結果迥異
兩份鑒定結論均為同一人作出
這就是引起爭議的翡翠
經權威鑒定部門鑒定為真品后,私企老板雷昌榮花了50萬元買回一塊翡翠。一年后,雷昌榮手上的《寶石鑒定證書》不慎丟失。為還價格不菲的翡翠一個身份證明,他再次把翡翠送去鑒定。不過,這一次的結論讓他始料不及:該翡翠為處理品(即贗品),一文不值。
雷昌榮平時喜歡收藏珠寶、玉石。他說,去年11月19日,他欲從一藏家處購買一塊10公斤重的翡翠擺件。為辨別真偽,他和藏家前往市珠寶玉石與貴金屬質量監督檢驗站(下稱“市珠寶玉石檢驗站”)鑒定。當天下午,經市珠寶玉石檢驗站鑒定,結論為“翡翠擺件”。該檢驗站同時頒發了編號為ZZL的《寶石鑒定證書》一份。
有了權威鑒定部門的結論,雷昌榮心里有了底。他說,經討價還價,他最終花了50萬元買回這塊名為“日照香爐生紫煙”的翡翠擺件。為與朋友分享,他還用相機拍攝下了該翡翠和鑒定證書的原貌。
雷昌榮稱,今年10月15日,《寶石鑒定證書》在搬家過程中弄丟,為還價格不菲的翡翠一個身份證明,他決定再次送往市珠寶玉石檢驗站鑒定。不過,這一次的結論讓他瞠目結舌:翡翠為處理品(即贗品)。與此同時,市珠寶玉石檢驗站還將編號為ZZL的《寶石鑒定證書》宣布作廢。
昨日,記者見到了市珠寶玉石檢驗站為雷昌榮出具的兩份寶石鑒定證書(其中第一份為復印件)。兩份證書檢驗人均為朱勇,編號分別為ZZL和S15008005056G,檢驗結論一欄分別填著“翡翠擺件”和“翡翠(處理)擺件”字樣,其中后一份證書注明“原編號為ZZL的證書作廢”。
“難道我花50萬元買塊翡翠果真一文不值?這樣的后果由誰承擔?”雷昌榮認為這一切都是市珠寶玉石檢驗站的鑒定結論造成的。
重慶晚報新聞律師團成員沈仁剛稱,從目前的情況看,雷昌榮和市珠寶玉石檢驗站形成了事實上的合同關系。如果情況屬實,那檢驗站在鑒定中就未盡到謹慎義務,理應對造成的后果承擔責任。
鑒定單位承認“有責任”
據了解,市珠寶玉石檢驗站為我市唯一有資質進行珠寶玉石鑒定的權威鑒定機構,每年鑒定珠寶不下10萬件。昨天上午,記者前往該檢驗站。一小時后,站長朱勇接待了記者。在這期間,不斷有人前來申請鑒定。
面對結論兩份不同鑒定書,朱勇先稱“不清楚”、“有些事情不好說”。后來在詳細查看兩份證書后,他承認檢驗站對出具內容不同的鑒定結論“有責任”。
為何將編號ZZL的證書作廢?該檢驗站上級主管部門——市計量質量研究院副院長李立解釋,作廢是對前一證書的糾正。李立強調,即使同一翡翠產品,經過一段時間擱置或化學處理,前后鑒定結果都有可能不一樣。不過他表示,將立即對此事展開調查,待查清事實后再下結論。
市消委
珠寶鑒定出問題
市場監管很困難
渝中區中華巷18號金洲珠寶行老板“強哥”已經營珠寶25年。“這一行主要靠自律。”他說,因為有“黃金有價、珠寶無價”一說,國家對珠寶、玉石行業沒有強制鑒定的規定,價格也勿需相關部門核定。在這種情況下,不排除有商家魚目混珠、以次充好。
“工商部門可以對珠寶玉石市場實行監督管理,但惱火的是無法鑒別真偽。”昨日,市消委副秘書長張錕稱,一旦鑒定結論出現問題,市場監管比較困難。
張錕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珠寶、玉石最好到大商場和珠寶專賣店,購買時要索取權威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可撥打12315舉報。
市消委投訴部主任喻軍稱,為規范珠寶市場,市工商局近期在全市開展了一次專項檢查,結果近期將公布。喻軍同時坦言,每年關于珠寶質量的投訴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