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到了拜占庭中期,世事的劇變開啟了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篇章。外敵的入侵使基督教盛行的城市逐漸縮小或干脆被遺棄,經濟危機瓦解了教堂的勢力,君主因仇視宗教而建立了新的國家法典,這一切導致了最終載入史冊的“圣像破壞運動”。正是Macedone和Kemnenoi兩家王室的統治催生了精神和藝術領域的高峰,宗教其實并沒有被摧毀,相反當它被賦予大膽的想象,和現實生活結合時,藝術就擁有了非凡的組合形式。宮廷里皇冠的寶石、主教胸前的十字、男男女女給自己裝點上了金鏈吊墜、鑲嵌寶石的頭飾,手鐲、耳環、發帶幾乎都必不可少。色彩鮮艷、標新立異的打扮彰顯著貴族的出身、顯赫的官銜,當然還有虛榮、品位和財富。“他們傲慢不可一世的權力淹沒了基督的卑微,擊垮了教堂的清規戒律。”勤勉的拜占庭金匠從東方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無窮的養分,練就了高超的技藝,剖開寶石的層層深邃,拼擺著珍珠、瑪瑙、輔之以景泰藍、碧玉。當你看到花鳥、棕葉交錯,你是否想到一線生機,宛如天堂的光景?當你看到以孔雀開屏為原型設計的金項鏈,或被水晶、彩色寶石裝點的圣母頭像時,也許會聯想起它曾經的女主人眼中的美,其實已不限于神圣的宗教。一件又一件光彩奪目的成品當然被進貢給康斯坦丁堡的宮殿,預留給寶座上威嚴的女皇,或是贈送給羅馬的議員,更遠的,越過地中海的邊界,被商人、軍隊、外交使節帶到法國、埃及、匈牙利、亞細亞……就像全盛時期帝國的見證者,傳遞著對奢華的崇拜、精益求精的審美和一絲不茍的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