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頭上戴的“頂戴花翎”根據季節的不同也分兩種,一為“暖帽”、一為“涼帽”。
暖帽又叫秋帽,它是用黑絨或黑尼子,到了冬天有用貂皮制成的圓形外翻邊硬胎帽子。還有一種叫“涼帽”,又叫“幃璉”;它是用藤皮編成的圓錐形,在用紗做里外面糊羅,用錦練做邊,是夏天戴的官帽。
帽頂上附有用猩猩血染成的絹絲帽纓。在帽頂正中鑽有一銅鎏金的底托,這為頂。頂上鑲有代表不同品級、各種材質的頂珠,這為戴。再有就是花翎,花翎分三種;一為三眼花翎,二為雙眼花翎,三為單眼花翎。這所謂的花翎就是孔雀的翎毛,在配上馬尾(yi),直接插入頂珠下面的翎管里。
花翎只限于王公貝勒和四品以上的各級文武官員佩戴,而四品往下至六品官員則戴藍翎,六品官員以下至從七品無翎只戴馬尾(yi)。
三眼花翎一般是賞賜有功的親王、郡王的,雙眼花翎則是賞賜給貝勒、貝子及四品以上有功的文武官員的,而單眼花翎則是王公親貴及四品以上文武官員平時佩戴的。
再有就是不同品級材質不同的頂珠了。
在清朝有著極嚴的等極關念,太子、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侯、伯、子爵及正一品文武大員所戴的頂珠為紅寶石,即我們常說的“亮紅頂兒”。
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所戴的頂珠為珊瑚,即“鎳紅頂”。
正三品、從三品、正四品所戴的頂珠為藍寶石頂兒,即“亮藍頂兒”。
從四品所戴頂珠為青金石頂,即“鎳藍頂兒”。
正五品所戴為水晶頂兒,即“亮白頂兒”。
從五品、正六品所戴為白玉頂兒,即“白瓷頂兒”。
從六品、正七品、從七品所戴為銅溜金頂兒,即“金頂兒”。
正八品以下至不入流帽頂只用紅纓其它一概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