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白色絲質套裝的馮丹藜坐在沙發上,姿態優雅。她擁有超脫于年齡之外的美貌與才智,深諳如何讓自己的全部生命煥發光彩的藝術。
記者:最近的一件帶給你享受與滿足感的事情是什么?
馮丹藜:應該是由我們圣約翰爵士香港兒童弱視基金會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合作籌辦的大型慈善晚會《童看奧運·共享光明》順利錄制播出。這是一個策劃很久的晚會,我為此付出了很多辛勞。非常少有的是古馳(Gucci)在聽說這件事之后不到兩周,就決定拿出882.8萬元人民幣支持這臺晚會和其后的慈善救治,我感謝他們的義舉。精品品牌的內涵不僅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也是與外在美相匹配的崇高的生活態度,這才是一個精品品牌能長期深入人心的關鍵。我們原準備在6 月6 日“愛眼日”這天向全國播出這臺晚會,突如其來的地震讓我開始猶豫,還要不要繼續做這件事了?“5·12 汶川大地震”開啟了所有中國人天性善良的那扇門,只要是中國人,沒有誰能夠在這件事情面前無動于衷。我接連好多天淚水盈盈,在捐款捐物之后,才覺得稍稍好受些了。突發事件需要我們的激情與關注,但是對于救助弱視兒童這樣一個持久的主題也應該把它做好,減少這個特定人群的痛苦也很重要,所以我決定堅持下去,繼續籌備這場慈善晚會。
女兒送給馮丹藜的禮物,一件親自設計的定制珠寶胸針。
記者:當晚的慈善晚會播出后效果如何?
馮丹藜:有時候真的很奇怪,之前我們有很多顧慮,結果效果非常好,最終的收視率達到了少有的27%,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跡。當時我們還沉浸在地震引發的悲傷情緒之中,周遭環境的氛圍也都很沉重,但是那天晚上,所有看到這臺慈善晚會的人都被那些孩子們的生命力深深感動了,他們恢復視力健康以后的天真活潑形成了巨大的正面感染力。成龍先生也是當晚的嘉賓之一,他私下對我說,他已經20 多天沒有笑過了,那天晚上他親眼看到自己幫助的孩子們活得那么好,帶給了他莫大的快樂與安慰。大家可能很久沒有快樂了,那天晚上大家真的從心底里笑出來了,情緒得到了良性的疏導。那天晚上的氣氛深深地打動我,也鼓勵我把救助弱視兒童作為終身的慈善事業。
記者:為什么你在5 年前選定弱視兒童作為主要的救助對象?
馮丹藜:用民間的說法,我一直有佛緣。我覺得能夠呵護并幫助一些人,是我的福分,我一直在尋找最適合自己智慧、財力和可持久發展的慈善項目,其他的事情我無緣去做,所以我要感謝所有我幫助過的人們給了我這個幫助他們的機會,我也同樣感謝可以遇到救助弱視兒童這個慈善項目,越做我越覺得這就是我要找的事情。我從事幫助弱視兒童的事業7 年了,繼北京之后,我們在武漢新成立了第二家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院,香港、上海、重慶、長沙也都在籌辦中,香港許多名人像何鴻、成龍、林貝聿嘉、陳有慶等等,都在不斷地支持我們,我們一共救助了2000 多個孩子。回頭想,像我們這樣的人,走過這么長的人生經歷,遇到過很多事情,以前真的從沒有遇到過像救助弱視兒童這么完美的值得一輩子投入的一件事。那些孩子們剛來的時候,眼睛不好,所以怕摔跤,顯得有點遲鈍,但是眼睛慢慢好了之后,活蹦亂跳,太可愛了。我很容易被打動,所以我常常會告誡自己,慈善是不能靠沖動去做的,一定要很理性地選擇,要把自己能夠付出的時間和能夠創造的價值做出評估和規劃,再逐步地去實踐,才可能使這項慈善事業得以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