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是個少數民族較多的省份,目前有地級城市和縣級自治州和自治縣近10個,以回族居多,其他的民族有藏族、土族、蒙古族、東鄉族、保安族、滿族、撒拉族、裕固族等。這些少數民族居住城市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基本形成了具有很強地方民族特色的畜牧、礦產、藥材等商貿物資中心,經濟生活內容逐步豐富,消費形式也呈現多樣化的局面。在黃金(151,-5.72,-3.65%,吧)珠寶消費方面,少數民族有著與漢族不同的觀念。非凡是回族,他們對黃金飾品的需求量很大。
臨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肅南部的一個地級自治州,這個自治州有藏、回、撒拉、蒙古、東鄉、保安等10多個民族,形成了極具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市場。改革開放之后,畜牧業、商貿交易格外活躍,經濟生活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體現在結婚消費群體和日常消費中,黃金首飾這個市場就更具特色。
一部分少數民族的民俗民風,就有戴金銀飾品的講究。現在經濟生活質量提高了,這種趨勢也就更加突出了。記者在臨夏回族自治州采訪了幾對結婚新人,問他們在結婚消費中,黃金飾品占多大比例。他們表示,結婚時主要買黃金和鉑金飾品,其中用在黃金飾品上的錢大多在萬元左右,多的到2萬元左右,花費 6000元以下和2萬元以上的較少。
選購的品種主要為戒指、耳環、手鐲、手鏈,而項鏈的量比較少,這與部分少數民族的服裝有關。在這幾對結婚新人選購時,記者看到,其中一對新人選購了110克的黃金飾品,主要是手鐲、戒指和手鏈;另一對新人選購了30多克的黃金飾品,又選購了幾款鉑金飾品,總消費額也超過了1.2萬元。
除了新人以外,女性是另一大消費群體,消費品種主要是黃金耳環,而且以3克至7克的居多,對款式的要求不是很高。手鐲也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但比較側重于少數民族的民俗民情,部分圖案需要注重適合不同的民族
一部分少數民族還有佩戴紅藍寶石、祖母綠寶石及其他寶石飾品的講究。目前,市場中比較看好的是鑲嵌類的紅藍寶石飾品和祖母綠寶石飾品。這些飾品比較適合28歲至50歲之間的消費者
甘肅各少數民族地區的黃金首飾消費特點很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注重品牌。老鳳祥、老廟、周大福這些品牌,已經為不少少數民族消費者所知曉,其中一些品牌已經在這些少數民族地區拓展了市場。其二,注重品質。由于少數民族多年的傳統,對黃金有其特有的情結。而且這些地區大部分都有黃金開采,對黃金很熟悉,因此在選購黃金飾品時,格外看重黃金飾品的品質。上佳品質的黃金飾品,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其三,消費品種比較單一。耳環是最流行,也是很普遍的飾品,項鏈和戒指就比較弱一點,手鐲則比較適中,這種消費品種上的特點,可能和少數民族生活習慣有關系。其四,一次性消費黃金飾品的金額要超過其他城市。省城蘭州及其他二線城市的結婚消費群體用在黃金飾品的一次性消費金額,基本在3000元至6000元之間,一次性選購黃金飾品的克重在15克左右的居多,很少有超過100克的消費。但在少數民族地區,結婚消費群體一次性選購30 克至100克的黃金飾品比較常見,這也是少數民族地區與其他城市在黃金飾品消費上最突出的不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