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開始通過打折求生機
我們需要過一種簡單而精致的生活,在一片迷失中重塑自己的風格。不是說要和奢侈品、時尚說再見,而是更精、更靜、更明智。
今年果真是多事之秋。次級房貸危機引發的經濟蕭條自去年夏天在美國全面展開,從而引發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前段時間的巴黎、米蘭時裝周上,前來參加的時尚人士們這邊廂觀賞著爭奇斗艷的時尚秀,享受歌舞升平的勝景,那邊廂回歸現實后所看所聽皆是經濟不景氣的噩耗。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著名的“裙擺理論”自上世紀20 年代以來再展威力:經濟蕭條,女人們的裙擺變長;而經濟繁榮,女人們的裙擺則會變短。新一季的秀場已經傳遞出這樣的信息:一些設計師們的剪裁趨向傳統,并且不得不放棄刺繡、絲緞、鑲邊等繁瑣細節以及其他標新立異的元素,而以更安全的色彩如藍、灰、黑以及更經典、平實的設計所代替;蛟S最近幾季的時尚風向標,會不由自主地反映出主流意識的恐懼:重回經典(安全與安慰),Gothic或者Punk(內心的黑暗和反叛)。可是別忘了,越是經濟不景氣,天災人禍,或許越是派對處處,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馬照跑舞照跳,在享樂中麻醉與放縱。好似上世紀20年代世界大蕭條時期的服裝的璀璨與戲劇化,三四十年代戰爭時期的經典華麗。時尚,特別是高端時尚本來就是陽春白雪,讓人期盼夢想的東西。
另一方面,奢侈品消費的高端人群——非富即貴的特權階層并不會因為經濟危機而少買一條高級定制的禮服或是數千美元的鱷魚皮鞋。而且近二十年來,隨著資訊的發達,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奢侈品牌的大眾市場攻略,令中產階級也成為消費奢侈品的生力軍。今年第一季度,不少奢侈品牌銷量甚至超過了預期值。此外,時尚奢侈品牌的戰略重點早已轉移到東方,將目光投向新的市場——俄羅斯、中國、印度、中東、南美,在這些時尚新世界,富翁新貴不斷涌現,其強勁的購買力使得各大奢侈品牌競折腰。
然而拜這場影響巨大的經濟危機所賜,令我們對時尚得以重新審視。如果說上個世紀時尚意味著精湛的手工和純粹的設計,這個世紀卻意味著全球化和市場化,講究的是如何推廣品牌,如何擴大銷售和催生利潤,時尚業更像是一部愈發龐大而超速運行的超級機器。
經濟危機令Luxury Fashion忽然之間不再是所有人的要事;前幾年轟轟烈烈的時尚全球一體化也終于不再喧囂。對于紐約、巴黎、香港等各大都市的時髦人士來說,或許6個月之前購買售價1800美元的手袋想都不想,如今面對一雙400美元的高跟鞋卻會躊躇不已。我們果真需要那么多奢侈品嗎?看著家中越發膨脹的衣柜,我不得不說身在時尚都市,我們被堆砌的物質和虛幻的潮流寵壞了。
凡事兩面看,感性的設計師們可以縱容自己在如末世來臨般的肅穆黑色中,創造出色澤更鮮明、更前瞻、更具革命性的作品。時尚從來都是折射社會變革的鏡子。
我想,我們需要過一種簡單而精致的生活,在一片迷失中重塑自己的風格,不是說要和奢侈品、時尚說再見,而是更精、更靜、更明智。最近在看日本設計師皆川明的書《穿著min去旅行》,“世界上有許多無法以流行二字概括的美好事物,這才是我想創造的類型。”他這樣說道。正應了時裝大師Coco Chanel的那句經典:“時尚易逝,風格永存。”
美國媒體預測奢侈品將提前進入“冬眠”期
最新調查報告預測,由于超級富豪們將很快感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壓力,個人奢侈品市場明年將遭遇降溫。
美聯社21日援引貝恩咨詢公司的一項最新調研報告顯示,包括服飾、皮貨和化妝品在內的奢侈品市場明年將出現3%至7%的縮水,銷售額將下降至1630億歐元至1700億歐元之間。而此前10多年來,奢侈品市場一直保持穩步增長。
貝恩咨詢公司的一位分析師說,盡管奢侈品市場2009年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但個別地區富豪人數不斷上升、游客流量加大和職業女性消費增加等積極因素將促進該市場的長遠發展。 報告認為,奢侈品市場在去年的次貸危機中受到一定影響。該市場今年將實現3%的小幅增長,銷售額將達到1750億歐元。
今年,歐洲仍然穩坐世界第一大奢侈品市場寶座,市場價值約為670億歐元。美國作為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其市場價值約55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