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加工流程
日期:2008/10/24 來源:編輯:
文章TAG:
七、打磨
在沖磨成光胚的基礎上,再用粗細不同的砂輪把光胚打磨成型,即打磨成為設計的貨型。
先粗后細。
貨品形象是否逼真,細部線條是否刻畫清楚,都是這一步工序決定的。
“玉不琢不成器”的琢,主要指的是打磨。
設備:擦磨機,上有擦磨盤,直徑20~40cm。
八、灰酸
這一工序的目的:把加工過程中所沾染的污漬去掉。分兩個步驟:
(1)過梅酸
有機弱酸段時間的洗凈。洗凈表面污漬,尤其是打磨過程中留下的金屬擦痕等。
(2)過灰水
目的是去掉加工過程中殘留下來的油漬。灰水是堿性的,具有去油漬的作用。
灰水:最初稻草灰,現在用肥皂水。
該過程不會破壞翡翠的結構。
九、出水
這是一個不去料的過程,實際上是拋光的作業。
一般用布或皮革,再加拋光粉,加適量的水(冷卻),往返摩擦,使表面發亮。分很多步驟。
拋光較費時。質量差,直接影響到玉件的售價,因為是第一外觀印象。
十、燉蠟或噴蠟
目的:(1)使翡翠成品的表面光滑并光亮。皮鞋擦油一樣。(2)可以使蠟進入到拋光后存在的微細凹坑或裂隙中,填補其不平使表面更光滑,還可防治污漬的進入。
方法有兩種:
(1)燉蠟
白蠟融化在器皿中,把翡翠成品放入其中煮數小時。適用于小件。
(2)噴蠟
把成品放在烘爐中加熱至80℃左右,然后噴蠟或蠟粉到翡翠表面,蠟受熱融化成液態,即可達到滲入裂隙或凹坑中。最后用毛布把多余的蠟擦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