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紫禁城與故宮博物院鐘表館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曾經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約有600年的歷史。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共有各式宮室8千余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明清兩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里。1924年北京政變后,被廢黜的清末代皇帝溥儀出宮,1925年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后,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成為我國最大的國家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在紫禁城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是群星薈萃的中華文化殿堂。
故宮里有一座奉先殿 原來是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如今,這里已成為故宮博物院屬下的鐘表館,這里陳列著皇宮收藏的各式各樣精美的鐘表。這些鐘表大多制造于十八、十九世紀,其中不少是舶來品:來自英國、法國、瑞士、日本等國;還有一部分是國產鐘表,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以及廣州、蘇州等地的中國鐘表匠人制造。其實,當年清宮收藏的鐘表遠遠不止這些,清朝多位帝王都深愛著西洋鐘表藝術,其中對鐘表最癡迷的要算乾隆皇帝了。他不遺余力地收集各種奇鐘異表,多次下旨海關官員,讓他們不惜重金購買西洋鐘表。那時皇宮的每個角落幾乎都擺放著鐘表,滴答、滴答的鐘鳴聲響徹整個紫禁城,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