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的發現一般帶有偶然性,過多的帶有戲劇性。近代中外發現鉆石的一些趣聞軼事就是最好的佐證。
新娘面壁得鉆石
據說,北方一個農村的小伙子準備新房娶親,墻上用泥巴抹的煥然一新。成親那天熱鬧非凡,按當地鬧新房的習俗,許多親朋好友涌進喜屋鬧新房。新娘很害羞,漲紅著臉面對墻壁,一面聽著鬧新房的人七嘴八舌,一面在墻上看來看去。突然,墻壁縫中透射出一絲耀眼的光線。新娘十分好奇,便用指甲去摳,竟然摳下一顆豆粒大的鉆石。
真是福星高照,雙喜臨門。
礦山淘金得鉆石
1929年夏天,陽光把俄羅斯烏拉爾金礦區烤得像火燒一般。淘金工人揮汗如雨,他們拼命地忙碌著,希望能淘到大一點的金塊。
這時一名14歲的童工巴維爾波波夫突然發現沙礦中的一顆小礦石,像葡萄似的,白里透黃,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絢麗無比。巴維爾波波夫驚喜地撿起這顆小礦石,讓大伙識別。當時,礦上的人不知道是何物,有人說它是“黃玉”,也有人說不像,但大伙都認為是寶貝。
小巴維爾波波夫拾到寶貝的消息不脛而走。后來,亮晶晶的礦石經一礦物學家鑒定,確認是俄羅斯發現的第一顆金剛石,價值連城。
從那時起,烏拉爾金礦掀起了鉆石開采熱。
挖番薯挖出大美鉆
地處西非的塞拉利昂是世界上有名的鉆石出產國,年產鉆石可達45萬克拉。
1997年5月25日,少數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民選政府。于是國內狼煙四起,不僅鉆石生產陷入一片混亂,而且難民如潮,餓殍遍野。三名外出逃難的少年回到自己的家鄉――南部普杰漢區的一個村莊。數月前,由于叛軍攻打村落,三人的父母均被殺害,他們淪為無依靠的戰爭孤兒。在家鄉,他們找不到一點吃的,餓了整整兩天。第三天清早,三人決定到野外尋找食物充饑。在曠野的山溝地洼,他們東尋西找,挖了大半天,仍不見野生番薯。
無奈之下,只得拖著餓乏的身子往家走。返家途中,三名孤兒中年紀最大的雅伯(14歲),在一顆棕櫚樹下發現了一株野生番薯藤。三人喜出望外,立即撲上去,用小手拼命扒土,扒啊扒,終于扒出了番薯。就在他們將番薯挖出泥時,竟發現番薯根部底下,有顆亮晶晶的東西。他們將它撿起,用小手擦去泥土。這亮晶晶的東西像鴿蛋那樣大小,閃閃發光,璀璨奪目。三名孤兒如獲至寶,高高興興地把它帶回村。村上老人說,這是鉆石,經測量,重100克拉。
塞拉利昂首都費里敦官方黃金鉆石估價處官員說,該鉆石價值至少可達50萬美元。目前,還不知這三位少年如何變賣這顆大美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