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手表最初的功能就是單純地記錄時間。但是,當手表的前身懷表還大行其道的時候,由于通信、交通還不是那么便利,世界各國的時間都是由本國天文臺制定、各自獨立的。于是在歐洲大陸上旅行,調表就成了一件很頭疼的事。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美國大陸,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推動了科技進步,蒸汽機的運用使鐵路鋪滿了整個美國,但是由于地域的跨度太大,最多時曾出現過71種地方時間。可以說,把世界的時間統一起來,在當時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
時間聚會
于是,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上,一個加拿大人提出了設立24個清晰劃分的時區的建議。于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的以格林威治時間為基礎的24個時區。現在,出國旅行的人們只需要將表往前或往后撥幾個小時,就可以準確地調到當地時間。
但是,把時間調來調去仍然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尤其是對于那些經常出門在外的人來說。所以就有聰明人設計出了兩地時、三地時表,以及時區表的終極版本——世界時手表。如果你經常漂泊在外、或是因為工作原因常飛來飛去、或是時不時就想要出門旅行、甚至或者是有摯愛親朋住在異國他鄉,那么擁有一只世界時表無疑會使你方便許多。它不像兩地時表,還需要調校才能夠顯示異地的時間,世界時只需要轉一轉表圈,或是動動手腕換一個角度,異地的時間就能準確顯示。當然,這還要多多感謝24時區的制定者。
自石英風潮之后,機械表復興的這近二十年間,世界時表的制作似乎已有了定式,各大表廠做來做去似乎都大同小異。其實不然,雖然世界時表的盤面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相似之處,但細節之中就可以看出不同品牌的差異來。在此,信手拿出幾款近幾年推出的世界時表,仔細分析品評一番,各家之長處,自然一看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