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長河中,玉器藝術八千年連綿不斷,流傳至今。重要的原因是玉器凝聚著文化,象征著聰明,孕育著財富。享有高貴、典雅、圣潔、通靈而神秘的崇高地位。時至今日,珠寶玉飾仍然被視為幸運和社會地位的象征,并已逐步成為表現個人性格、裝飾、品位、風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玉飾的品種款式多種多樣,有:珠串、手鐲、發夾、翡翠掛件、套裝飾品、戒指、金鑲玉品、玉腰帶等,可說琳瑯滿目,除岫玉、瑪瑙、密玉等玉料外,還采用翡翠、青金、雞肝石、孔雀石、東林石、珊瑚、水晶、芙蓉石、木變石等玉石原料。這些珠寶玉飾通過精心的配帶,不僅會給你的生活、衣飾起到珠聯壁合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保健功能上有一定的作用。
玉飾與健康息息相關
在我國,玉石用于醫療保健的歷史淵遠流長。我國古代醫藥名著《本草綱目》中記載:玉石有“除中熱,解煩悶,潤心肺,助聲喉,滋毛發,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等療效;有106種玉石用于內服外敷的治病方法。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玉石中含有金、銀、硅、鋅、鐵、硒、鎂、錳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各種微量元素會對人體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鋅元素可以激活胰島素,調節能量代謝,維護人體的免疫功能;錳元素可以對抗自由基對人體造成的損傷,參與蛋白質、維生素的合成,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骨質疏松、血管粥樣硬化;而硒元素能解除有害重金屬如鎘、鉛等對人體內的毒害,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達到防癌治癌的作用等。經常佩帶玉器,各種微量元素會通過皮膚逐漸滲透入人體內,平衡人體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功效。
科學儀器測試:玉石具有非凡的“光電效應”,在略施加壓力、切削以及在精加工的打磨過程中會聚焦蓄能形成一個“電磁場”,并放射出一種能被人體吸收的遠紅外線波,進而誘發人體內細胞水分子的強烈共振,使之起到稍微按摩,改善微循環系統,從而使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和新陳代謝提升,活化細胞組織,調節經絡氣血的精確運轉,增強快速反應,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難怪傳統玉文化認為,玉養人,人養玉,人與玉和諧相處,相互助益,須臾不可離!
人工玉飾能戴出首飾病嗎?
有些玉石質地不是很好,為增加其透明度,需進行人工處理。處理后的玉石,晶粒與晶粒之間存在的雜質就會消失,使原本混濁的玉器變得又透又亮,比原有的顏色更為好看。
但是,由于是經過一些化學或物理的方式處理過,很多人懷疑長期佩戴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引起內分泌失調,女性還輕易造成經期紊亂、頭昏等不良反應?
那么,這些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廣東省玉石協會秘書長范成瑜先生做了如下解釋:能作為寶石的礦石原料,一般都具備穩定性強、硬度大、漂亮三個特性。雖然做過處理,但不會像人們想象中那樣,被注入的物質或殘留物質被汗水溶解,形成對人體不利的影響。被注入的有機物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沒有放射物質,一般來說,對身體影響不大。但是,街邊有很多假玉,由于處理不當輕易引起皮膚過敏。因此,在選擇玉器的時候還是應該盡量慎重。
軟玉、翡翠真假優劣辨別法
目前,在街邊上有許多假玉出售,其花色各異,琳瑯滿目。但是,這些玉器有很多由于處理不當輕易引起皮膚過敏。因此,在選擇的時候應盡量慎重。下面講一些鑒別玉器真假的方法:
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不澀。
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觸摸法:真玉有冰涼潤滑之感。
視察法:將玉器朝向陽光、燈光處,真玉顏色剔透、均勻分布。
放大鏡觀看法:上乘優質玉無裂痕,有裂痕者次之。真玉有裂痕,其價值亦大減,裂痕越多價值越低。聽音法:兩只玉鐲輕輕扣擊,真品清脆悠揚,假貨則渾濁短促。
投機入市小心受懲罰
劉道榮告訴人們,現代玉器收藏鑒賞要從六點入手。一看玉質。依據國家制定的和田玉標準,和田玉按顏色可分三個等級。上等是羊脂玉、白玉、黃玉;中等是青白玉、碧玉、墨玉;下等是青玉。油脂光澤、滋潤感強、致密純凈、無雜質、無瓷性的是極品。二辨造型。造型勻稱、比例適當是審美重要內容。三鑒紋飾。好的玉器紋飾應該章法有條不紊,統一和諧。四析工藝。五品藝術。六觀創新與仿古。當代一些玉雕大師的作品極具新意,賦予了玉石靈氣,收藏價值很高。而一些民間現代仿古玉器雕琢粗糙,收藏價值低。假如是古玉器還要保存完好,人文歷史價值高,才具有較高收藏價值。一些收藏人士指出,假如拋開了對收藏的研究和熱愛,僅僅為了經濟價值和升值空間,不能稱之為收藏。藝術品投資應該是一項長線投資,作為收藏者首先要懂得欣賞。假如只抱著投機的態度入市,則很輕易受到市場本身的懲罰。初級收藏者可以先從中低端市場入手,多學習多實踐,不要總想“拾漏”撿便宜,而是逐漸走向玉器收藏的較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