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珠寶玉器市場造假大揭秘 造假方法有十一種
廣州作為全國珠寶首飾的集散地,其珠寶市場上的珠寶處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來,全國各地古玩市場上出現種種珠寶造假現象,欺騙收藏者及消費者,讓人防不勝防。有業內人士透露,這些造假伎倆多出自廣州珠寶玉器市場。在此,有關專家探訪后進行了歸納——
一、表面涂色法 將無色寶石或顏色較淺的寶石用有色溶液浸泡,使色素沉淀在寶石表面以改變寶石本身的顏色。這種處理方法原來主要用在多孔多裂的玉石上,現在則主要應用在水晶造假上,即把無色或淺色的水晶用黃色或紫色溶液浸泡而仿黃晶、紫晶。另外市場上也有用紫紅色筆在無色手鐲表面涂色仿紫羅蘭的現象,這種處理方法鑒別起來比較簡單,只要留心就不會放過。
二、障眼法 將無色寶石或顏色較淺的寶石用有色繩串起仿有色寶石,主要用于黃晶、紫晶、海藍寶石、托帕石等。嚴格來說這不能算是處理方法,因其并未對寶石本身進行處理,但這種方法易使初入行者在價格的判斷上失手。
三、魚目混珠法 在一串珠鏈中混入其他較便宜的寶石如玻璃、合成寶石、處理寶石等。如黃晶中混玻璃,天然水晶中混入合成水晶,碧璽中混水晶,翡翠中混處理翡翠等。
四、拋光粉致色法 在無色或淺色翡翠手鐲內外表面殘留較多綠色拋光粉以改變手鐲本身的顏色。這種方法幾年前在市場上比較流行,冷了一段時間,現在又火了起來。檢測發現這種方法用于仿油青種翡翠較多,在檢測中要特別留意顏色均勻、色調偏藍的翡翠手鐲。
五、鍍膜法 在廣州的珠寶市場上鍍膜法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1.石榴石鍍膜法 在紅色石榴石表面鍍一層具有金屬光澤的薄膜,透光觀察顯赤紅色,業內稱為"赤血石"。
2.水晶鍍膜法 在水晶晶簇表面鍍具金屬光澤的膜用來作"彩虹石"銷售。
3.琥珀鍍膜法 在黃色琥珀底面鍍一層深紅色的膜用來改善琥珀的外觀。
4. 玻璃鍍膜法 用來作仿真首飾。
5. 鍍膜彩斑菊石 鍍膜主要用來對彩斑菊石原料進行保護,因彩斑菊石具層狀結構,如不加以保護表層容易脫落。
六、查羅石染色法 將傳統的染色法應用在查羅石上。查羅石商業上又稱“紫龍睛”,以紫為貴,但有些查羅石顏色不均、顏色較淺,因此市場上亦有用紫色溶液染色的查羅石出現,此種手法用丙酮擦拭及放大檢查即可鑒別。
七、拼合法 在廣州珠寶市場上拼合法主要應用在風景水晶、西瓜碧璽及擴散處理星光藍寶石上。檢測方法主要還是尋找拼合線及拼合面的氣泡。
八、人造“夜光”材料仿“夜明珠” 用一種含鍶的人造夜光材料仿夜明珠。這種人造夜光材料早期呈黃綠色,市場上最新產品呈暗綠色,在黑暗處發強黃綠色磷光,呈微細料狀。X射線熒光分析可見鍶、鋅峰。
九、輻照法 主要應用在托帕石、檸檬黃色水晶、彩色鉆石及黑色鉆石上,這種方法處理的寶石用常規檢測方法較難鑒別。
十、翡翠處理新方法 除了漂白、注膠(蠟)、染色、再造等傳統的處理方法之外,翡翠的處理方法近來又有了新的動向,即翡翠手鐲鍍膜法。
十一、 翡翠手鐲鍍膜法 與傳統的“穿衣”翡翠主要應用在戒面上不同,這種方法主要應用在手鐲上,在手鐲某一部分的表面鍍膜,膜為無色或部分無色與部分有色,有色部分用的并非普通染料而是細粒狀綠色翡翠原料。因這種方法未經酸泡,所用染料亦為天然,所以極具欺騙性。其主要目的是填補手鐲的殘缺處或改變手鐲的顏色。最早出現的這種手鐲表面有較多氣泡,手感較澀,光澤較差。最近這種處理方法有了改進,表面基本上較難發現氣泡,光澤也較好。當然,這種方法用常規的檢測方法很容易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