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要變成亞洲的安特衛普
日期:2008/09/15 來源:編輯:
文章TAG:
印度孟買鉆石交易商的辦公室多半老舊斑駁,但他們有一個奢華美麗的夢想:打造孟買成為媲美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的鉆石之都。印度第一家國際鉆石交易所落成后,他們的夢想已更接近實現。
印度包辦全世界近九成的鉆石拋光市場,但多數是不到1克拉的小型廉價鉆石。在全球競爭白熱化之際,印度希望加快腳步投入鉆石原礦交易,以強化市場領導地位。
印度珠寶首飾出口促進協會(GJEPC)主席柯薩里說:“我們希望把印度打造成鉆石交易與生產中心,替換安特衛普的地位。”
2006到2007年間,印度共進口88億美元的鉆石原礦,出口109億美元的鉆石成品。但中國、安哥拉、納米比亞與博茨瓦納等國也跨入鉆石加工市場后,印度的龍頭地位已深受威脅。
KMPG諮詢公司2006年的報告顯示,由于鉆石產業逐漸遍及全球各地,到2015年,印度鉆石拋光業的產值占全球市場的比率,將從當前的57%降至49%。
為了鞏固市場,印度嘗試擴大參與從開采到消費的供應鏈各環結。印度憑借高超的鉆石切割技術獲取許多優勢,印度人除了掌控安特衛普四成的交易外,戴比爾斯(De Beers)的頂級客戶有一半是印度人(其余大部分是哈西德猶太人)。
令業者感到特別振奮的是,耗時15年興建的Bharat鉆石交易所即將開張。造價95億盧比的Bharat鉆石交易所可容納約2,400名交易員,現場設有電子報關中心,將替換當前繁復的出口程序,有助刺激交易蓬勃發展。
印度推動鉆石交易中心的計畫正值全球鉆石交易市場發生連串的變化。20世紀的全球鉆石原礦交易幾乎由戴比爾斯集團掌控,但該集團過去年遭反托辣斯當局的牽制,競爭對手卻在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地發現鉆石礦藏,進而撼動戴比爾斯的獨占地位。
印度政府利用市場分裂的時機,與俄羅斯等國協商直接購買鉆石原礦。去年,政府也把成品鉆的進口關稅從5%降為零,以活絡交易。
不過,質疑者仍認為印度的腳步太慢,遠不如杜拜積極。杜拜不但很快就成立鉆石交易所,還提供更優惠的租稅獎勵。
印度的挑戰還包含國內鉆石拋光工人不滿薪水過低而發動示威抗議,以及全球經濟惡化導致印度主要市場的珠寶銷售滑坡。
Rose Blue鉆石公司資深副總裁梅塔說:“Bharat鉆石交易所的問題出在它是15年前的設計。”他認為印度缺乏安特衛普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完善的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