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首飾設計風格逐漸融入中國風
樸載林,一位韓國珠寶設計大師,十幾歲便來到日本學習和制作珠寶首飾,27歲時就培養出一位獲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寶石貴金屬部門“金獎”的徒弟,現任GEMLINK珠寶設計工藝高級技師培訓中心總裁,晶美蓮(北京)珠寶首飾有限公司董事、藝術總監。
當記者問到樸載林如何看待中國首飾文化時,他指出,中國傳統的珠寶首飾工藝他也曾學習過,對中國文化和中國特色非常感興趣,這次帶來的作品中也有不少是結合了中國文化的作品。他舉例說,比如翡翠是非常中國風的,也是他本人非常喜愛的一類珠寶,因此他希望將他自己對翡翠大膽創意的想法與中國元素進行結合。
“我做這一套首飾大概幾個月的時間,從初始的設計到后期的加工制作都由我獨立完成,我希望作品里能融入我的思想,我的意念和情感。”樸載林表示,這次所帶的作品主要是突出奧運特色,通過這次北京奧運會,他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向世界,那么中國文化和中國特色的珠寶也必定會贏得世界人民的喜愛,奧運會后也必定會刮起一股中國首飾風。
通過他此次帶來的作品,記者看到,樸載林的作品似乎都在講述一個故事,大氣而清秀是他所設計首飾的一個特點。樸載林認為,自己在設計珠寶作品的時候,往往會側重于兩方面,一是自己的喜好,一是大眾消費者的喜愛,在兩者中找到一個平衡,盡量使作品在自己喜好的同時也讓大眾接受。因此,因自己喜歡而創作出來的作品被更多的賦予了某些靈感,大眾佩戴起來也更加舒服。
在官園珠寶城的展出中,專做花絲工藝的高級工藝師杜建毅的作品也在展會中展出,吸引了樸載林的目光。樸載林表示,“杜大師的作品非常精湛,代表了中國傳統珠寶首飾的手工藝技術,古老的中國花絲工藝獨具魅力,凝聚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這是很多國外設計師無法比及的。”
此外,據樸載林同行的工作人員介紹,樸載林此次來中國,是想在中國創辦一個珠寶首飾設計工作室,同時還想參與到教育事業中來,他想為社會做些貢獻,為中國做些事情。據了解,他目前正在與殘疾人學校積極聯系,希望創辦一個供參加人學些珠寶首飾工藝的學校,讓他們也走進這個行業,向他們傳授珠寶首飾工藝。
中國花絲工藝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杜建毅,從14歲開始學習珠寶首飾工藝技術,將花絲工藝傳承至今,現任花絲金藝坊高級工藝師,在觀看了樸載林的作品后,杜建毅有感,相對于外國設計師的珠寶首飾作品,他的花絲首飾更偏重于傳承,傳承我國古代宮廷首飾的一種藝術。
談到花絲工藝,杜建毅很興奮,花絲工藝去年被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工藝很簡單,產品的特點就是鏤空,由金絲焊接而成,從而組成各種各樣的圖案,鑲嵌的寶石在花絲中只是陪襯,主要為突出花絲。每根金絲都很細,由兩根細光絲擰到一起,像搓麻繩一樣,繼而組成一個個圖案,一根根焊上去,這就是花絲工藝。
“而今的花絲工藝已經不完全是花絲了,也融入了現代西方的鑲嵌工藝,使之相互結合,形成了花絲鑲嵌。”杜建毅表示,現代的珠寶首飾逐漸走向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各個國家的工藝互相融合,逐漸走向國際化,一體化,這是世界珠寶業發展的方向。
當記者問到是何時將花絲與鑲嵌相結合時,杜建毅表示,真正的結合是在他從廠出來以后,現在他要求他的技工們技術要全面,不僅會花絲,還要會鑲嵌,多項技術綜合起來,不能只做一項。杜建毅告訴記者,之所以改變也是順應時代,順應市場變化的需求,使珠寶首飾佩戴起來在注重傳統的同時也更加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