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片蚌殼上“長”出了奧運會徽
回憶的起點是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那一天。
佳麗的決策者們,也就從那一天起,動起了讓珍珠走進奧運會的念頭,而這個想法,直到2005年年底才變成現實。
2005年12月24日,設想已久的趙勝烈又一次打開北京奧組委網站,令人激動的信息出現了,特許商品征集目錄中,赫然列出了珍珠。再一看,距離最后截止日期僅有兩天!
這個機會怎能放過?當天22:00,佳麗的應征材料傳到了北京奧組委。
之后這一等,就是半年。2006年7月,通過嚴格的資格預審和評審,佳麗最終擊敗對手,加入北京奧運會珠寶類產品特許生產商行列。
“我們是全球唯一成為奧運會特許生產商的珍珠類企業(yè)。”同為佳麗公司副總經理的孫學勤說。
同年,佳麗將北京奧運會會徽的模子“種”在了蚌殼上。“當年一共種下了這樣的河蚌20萬片,挑選完畢后,只有1萬片蚌殼可以加工成奧運紀念品。”
2008年4月18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珍珠節(jié)開幕,佳麗公司推出了近百款產品,吸引國內外客商眼球的,正是佳麗獨特的養(yǎng)殖技術和設計、加工工藝——蚌殼上“長”出奧運會徽,聞所未聞。
奧運商品銷了2億元 但我們看重的不是這個
從成為奧運特許生產商、經銷商到奧運會結束,佳麗公司會交出怎樣的銷售成績單?
趙勝烈說,預計奧運珍珠首飾銷售額在2億元左右。
“盡管形勢不錯,但是短期拉動銷售不是我們看重的,我們更在意通過奧運會平臺塑造品牌。”昨天上午,孫學勤干凈利落地描述了佳麗公司的目標。
談及后奧運戰(zhàn)略,他說,“佳麗珍珠進入北京奧運會,只是我們的品牌營銷走出了第一步。”
中國珍珠產量占據了全世界95%的份額,產值卻僅僅是世界總量的15%;中國的淡水珍珠基地在諸暨,占據全球60%-70%的產量,產值一樣少得可憐。尷尬的答案后面是中國珍珠產業(yè)的現實。
“這里面有客觀原因,比如我們起步晚,上個世紀70年代起步,失去了發(fā)言機會,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珍珠產業(yè)一向被日本壟斷,給人的印象也是:淡水珠的價格比不上海水珠。第二個就是品牌因素。”
孫學勤舉例說,國際上著名的大溪地珍珠,原產地是塔希提(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每年產量僅為30噸,但是產值卻超過中國整個產業(yè)產值總和。
后奧運時代做足準備應對行業(yè)的洗牌
孫學勤說,后奧運時代,佳麗面臨的首先是整個行業(yè)的洗牌。由于國家環(huán)保政策的調整,今明兩年,大批中小珍珠企業(yè)將會出局。“在全國淡水珍珠養(yǎng)殖面積銳減之下,佳麗擁有的3萬畝養(yǎng)殖水面,非常有利。”
他們做好的準備,不僅包括品牌戰(zhàn)略,還有資本和科研,有核珍珠的研發(fā)成功和積極籌劃上市動作足以說明后兩項戰(zhàn)略準備。
“佳麗珍珠去年拿到日本,引起了極大震動,他們沒有想到中國人的養(yǎng)殖技術已經超越了自己。在今年4月18日的珍珠節(jié)上,佳麗所產頂級珍珠被一個神秘的歐洲客商買走,他的出價是多少?一串28萬美元!”
深圳佳麗珍珠國際訂購中心總經理宋文斌說,佳麗公司從OEM(代工)到品牌建設的轉變,經歷了一個讓國際業(yè)者認知的過程。“我們已經在美國、日本和香港建立了設計基地,而香港的設計中心可以輻射到諸暨的原材料生產基地和深圳的營銷基地。”
塑造中國珍珠形象 拿到國際市場話語權
目前,佳麗正在和國際奧委會接觸,洽談未來的合作計劃。而他們的后奧運營銷取得的最近一次戰(zhàn)績,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
“我們的目標,是以奧運為契機,用3-5年的時間,使佳麗成為中國珍珠產業(yè)的代表,和日本競爭,拿到國際珍珠市場的話語權。”
“奧運是一個最好的機會,讓中國珍珠在世界上得到了最好的展示,今后佳麗公司還會有一系列的營銷策略出來。比如,通過已經開業(yè)的華東國際珠寶城,打造全球珠寶生產基地;除了北京、深圳、香港,在全國鋪設銷售網絡……”
宋文斌有一條經典語錄:沒有原創(chuàng)就等于品牌沒有靈魂。他現在底氣十足:“我們有能力按照國家和地區(qū)的不同風格確定產品線。”
接下來,他們還會在市場深度分銷方面大做文章。用宋文斌的另一句經典語錄說就是:“我們會有顛覆傳統(tǒng)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