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才是上等鉆石?
對于一顆成品鉆石,國際上用4C 標準來進行分級。這4C 包括:顏色(Color)、重量(Caratage)、凈度(Clarity) 和切工(Cat)。4C 標準對成品鉆石的質量級別有著直接的影響。
顏色:世界上所有成色等級制度中,分級最為慎密并切合消費者的首推美國寶石學院(GIA)。美國寶石學院的成色分級制度,使用英文字母代表成色等級,以D 開始為最高成色。每一英文字母代表每一級的成色范圍,而不是某一點特定的成色位置。D、E、F 三級同無色。G、H、I、J 四級者從正面乍看時亦都為無色,K、L、M 三級從正面觀察時僅大鉆石才會看出微微的淡黃色。N 級以下一般人都會看出其淡黃色調,以至Z 為最低成色等級。黃色的濃度超過Z 級時則為彩黃色。
重量:國際上通用克拉來表示寶石的重量,鉆石的重量對鉆石的價格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成品鉆石的所有其他因素都相同,那么,重量越大的鉆石價格也就越高。在鉆石行業中,鉆石的價格用每克拉多少錢來表示。對于重量在一定范圍內的鉆石,每克拉可按相同價格來聽報價,超過此范圍的鉆石,每克拉報價則不同。對于未鑲嵌的鉆石,其重量一般用克拉秤或天平來秤重;對于已鑲嵌的鉆石,一般通過測量其直徑,通過換標表示計算其重量。
凈度:鉆石凈度級別的劃分:鉆石的凈度分為LC( 鏡下無瑕級) ;VVS 級( 極微瑕級),它再分出兩個亞級VVS 和VVS2級( 視瑕疵的大小) ;VS 級( 微瑕級) 及兩個亞級VS 和VS2 ;SI 級( 小瑕級)。
切工:在切工分級中,我們主要是對圓多面形琢型的鉆石按嚴格比例進行分級,對于花式琢型也可進行切工分級,但由于異形的緣故,只作大概估計。
在鉆石切工中有三種情況是屬于明顯切工差的鉆石,它們是:
a. 魚眼效應是當垂直觀察鉆石臺面時,腰棱的形狀在鉆石臺面中反射形成的一種難看的光學現象。它看上去很呆板,很像一顆死魚眼,顧以“魚眼效應”得名。如果腰棱很厚且沒有拋光,那么它看上去的效果就如同一個很大的圓形內含物。
b.“塊狀”鉆石:由于鉆石的亭部太深,導致光線不能反射到臺面,鉆石看上去發黑,亮度。
c.“薄”鉆石:它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臺面比例正確,但冠角太小;另一個是臺面太大,冠部淺。這種鉆石整體看上去很薄,不易鑲嵌,且火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