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現場
8月18日,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簡稱“奧博會”)落下帷幕,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起,國際上開始形成由奧運會主辦國承辦“奧林匹克集郵展”的慣例,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8屆。本屆北京展會擴大了郵展的內涵,匯聚了大批海內外集郵品、收藏品和藝術品,不但為原來單純的體育郵展融入更多收藏和藝術等多元化內容,更首次舉辦專場拍賣會,其參觀人數、展覽營銷額、150萬元的拍賣成交額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產業升級。
薩馬蘭奇收藏品亮相展會
記者從奧博會承辦方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獲悉,本次郵展主要突出參展郵集的檔次和水平,可以說是一次精品體育集郵展。此次集郵展覽共分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非競賽類展品。其中,薩馬蘭奇先生締造的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的珍藏郵集、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提供的珍品郵集、摩納哥王子收藏的珍貴集郵藏品、我國外交部集郵協會提供的《第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境外傳遞實寄封》郵集,都是世界矚目的珍品,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郵展的第二部分為競賽類展品,這些郵集分別來自法國、英國、德國、美國、俄羅斯、意大利、瑞士、印度、日本等23個國家。而經北京奧博會籌備組集郵展覽部審核,獲準參展的國家有23個,郵集共有225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本屆奧博會郵展規則明確規定,參加本屆奧博會集郵展覽的展品必須是參加過國家級及以上郵展并且獲得過鍍金獎及以上級別的郵集,這就保證了參加奧博會集郵展覽的郵集具備較高的水平。”
這次北京奧博會11天的會期中,共接待各界觀眾8萬余人次,場面一度異常火爆。同時,組織者打破了往屆奧博會的常規,不僅用郵票,還使用影像、雕塑、繪畫、紀念幣等多種形式,將奧運會的歷史生動地記錄下來。國際奧委會收藏委員會總協調員博格曼對此表示:“我們希望這將成為一種新的模式,并把這種模式用于今后的奧運會。”
“特供郵票”售出1.8萬套
“總算有收獲了!”一位剛剛在展會上做了個性化郵票的女士向記者表示,“我們本身不是集郵愛好者,來這里為的就是感受一下別樣的奧運文化。可是逛了一圈,什么都不買多少覺得有些遺憾。這個個性化郵票就挺適合我的,45元一版,既不貴還有紀念意義。”
據了解,郵展中“展覽搭臺,展銷結合”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可參展所需的高昂費用和相關郵品的高價位讓很多集郵愛好者只能望洋興嘆。此次北京奧博會增添了許多特色活動,不僅降低了大眾參與郵品購買和收藏的門檻,同時也為奧博會創造了可觀的收入。
作為首屆在奧運會舉辦期間進行的奧林匹克博覽會,各國郵商和錢幣公司都十分向往,北京奧博會也對此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比如綠色通關、免稅等,特別是參展費用,還不到國外類似展會的一半,不過奧博會通過發行郵票、郵品來籌集資金,使收入和支出達到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