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石價格由“色”而定
到底哪些是決定雞血石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收藏投資時如何選擇?有多年收藏和投資經驗的雞血石資深藏家裴岑告訴記者,主要考慮顏色、血量和硬度。首先顏色是第一位的,因為雞血石尊鮮紅者為貴,品評雞血石,首先是看“血”的紅色,以其鮮、凝、厚為佳。鮮者紅如淋漓之鮮血,凝者聚而不散,厚者指有厚度有層次深透于石層中。顏色越鮮紅越艷麗則越受追捧,但是強調要鮮,仿佛是剛流出的雞血,那種死板呆滯的干紅價格就大打折扣。其次,看血量。雞血石講究血量不僅要多,而且要分布集中。一般一塊石頭含70%的血量即被認為上品,70%到80%之間被譽為“大紅袍”,80%以上為極品雞血石。連續片狀分布的血就比較貴,線狀血次之,散點血更次。最后看硬度,由于雞血石絕大多數是用來篆刻作印章使用的,因此硬度很重要。同等條件下,硬度越低的越利于篆刻,而且石質更細膩溫潤,價格自然就高。一般把硬度低于3度的雞血石歸為軟,硬度高于3度的稱為硬。雞血石里又硬又干紅的品種較差,達不到收藏級別。
巴林雞血石VS昌化雞血石
史洪岳指出,很多初級入門的雞血石收藏者往往有些誤區。巴林雞血石幾乎都是硬度偏軟的,所以顯得也比昌化雞血石溫潤透亮。因此,初玩雞血石的人會比較喜歡巴林雞血石,因為巴林雞血石一看就要比昌化雞血石透亮溫潤且顯得更紅,因此同樣尺寸的低端巴林雞血石要比昌化雞血石貴幾倍。但由于巴林石顏色不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褪色,原來鮮紅的顏色會變淡變黑,因此高端收藏者花大價錢一般不會選擇巴林雞血石。相比之下,昌化雞血石就比較穩定,高端的雞血石領域,昌化雞血石價格就遠遠高于巴林雞血石。巴林雞血石里最好的是“雞血王”,“地”很黑,血十分鮮紅。
雞血石收藏講求“血”和“地”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玉石專家史洪岳告訴記者,雞血石在寶玉石分類中屬玉類,是玉石之中的佼佼者。目前,最著名的雞血石按產地命名分別是昌化雞血石和巴林雞血石。寶玉石在世界各地均有產出,唯雞血石為中國獨有。昌化位于浙江臨安。昌化雞血石是辰砂與高嶺石、地開石、葉蠟石等多礦物共生的集合體。巴林位于內蒙古赤峰,其主要成分是高嶺石和硬水鋁石。雞血石由“地”和“血”兩部組成。辰砂,俗稱朱砂、丹砂,是雞血石“血”的主要成分,有鮮紅、大紅、紫紅、淡紅等。雞血石沒有固定的形狀,它的色狀有塊血、條血、梅花血、浮云血。塊血分布沒有規律,有的塊石表面有一大塊紅色,而里面一點紅的都沒有,有的恰恰相反,所以購買雞血石毛料風險很大。梅花血像梅花開放一樣,整個石頭都是星星點。浮云血生在寬帶或條帶的間接處,既像條血又像梅花血。“血”講究要連續鮮紅凝厚。
從其質地來看,凍地雞血石為上品,軟地雞血石次之,硬鋼板地最次,因為其硬度過大不適合手工篆刻,而且產量最大。凍地雞血石又有田黃凍、劉關張、牛角凍、羊脂凍、桃花凍等多種質地色別,其中田黃凍、牛角凍及羊脂凍雞血石最為珍貴。
雞血石質地變化多端,肌理紋路及血色分布的景觀是其他玉類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千百年來雞血石在治印、工藝雕刻、珍藏賞玩等領域,以其自身價值構成了“雞血石文化”,同壽山田黃并列,享有“印石之寶”的美稱。
巧鑒雞血石真偽
夏增昆總結出了幾種市場上雞血石的作偽方法:第一種純假。材料不是石頭,而是用人工樹脂做成印章形狀,上手明顯覺得分量輕。因此作假者又在樹脂里嵌入小節鋼筋,以彌補重量偏輕的漏洞。這種樹脂材料的“石頭”,摸起來干澀,且導熱性能差,沒有真石的冰涼感。還有一種半真半假,用低端的真石,顏色不夠鮮紅。作假者在石頭上用石粉調和樹脂、紅漆,刷在表面,肉眼乍一看顏色很漂亮,但用放大鏡就可看出表面有小的眼孔,而且在強光或高溫下就會起皮。最后一種作偽方法是拼接,把很多顏色鮮紅的下腳料收集起來,用樹脂、強力膠和石粉拼接打磨成整塊的“大紅袍”,成本很高,因此大多做成精品“大紅袍”,初中級水平的藏家往往會看走眼。但這種類型的石頭價格一般會比真的“大紅袍”低,因此勸玩家不要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