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炒作是回歸本來面目
對于有藏友認為翡翠、和田玉的持續上漲是炒作造成的,而且已經進入風險時代這個問題,多年經營翡翠生意的華隆珠寶董事長牛世昌則不認同藏友的說法,他反倒認為,根本就沒有人在炒作,這些東西本來的價值就是如此,市場是在回歸它們的本來面目。
從近十幾年國內收藏市場來看,經歷了從郵票、錢幣、郵幣卡到字畫、瓷器、青銅器的一個個收藏熱潮,現在輪也該輪到翡翠、和田玉市場升溫了。同時玉器本來就不是大眾文化,懂的人就少。以前翡翠、和田白玉在計劃經濟下的價格是,一級白玉45元/公斤,籽料是80元/公斤,這當然不是應有的價格,到底應該值多少錢,最終市場經濟的發展會給它定位。
為什么說價格上漲不是炒作呢?牛董事長表示,目前翡翠、和田玉的上漲是一種全方位上漲,原料在漲、加工費在漲,經營企業的運營成本在漲,這三部分是這些東西價格的基本組成,只要其中一部分漲,就會造成價格持續上漲。從另一角度看,人們對翡翠、和田玉價格的認知度也在漲,以前說一件翡翠值幾萬,很多人會咋舌,但現在,說值幾十萬也不會讓人心驚膽戰。還有一些觀點把和田玉的上漲歸結到儲量與開采量上,但實際上是需求的人更多了,這才是導致緊張的根本原因。這幾年,翡翠、和田玉開采量是巨大的,但這么大的量仍然緊張,價格仍然上漲,這是供求的原因,就是產量大10倍,而需求量漲了30倍。在這種情況下,原料、大師的工費、運營成本都在翻倍上漲。需求增大和商家炒作完全是兩碼事。
持續上漲都是受益者
“這就像股票一樣,漲的時候大家都在賺錢,沒有什么好擔心的。”一些投資收藏者和經營者想到了一起。確實,隨著翡翠、和田玉原料價格上漲,做原料供應的人賺得多了;玉器大師的價格提高了,其創作價值也就得到市場體現;經營者在漲價中利潤提高,也分得了一杯羹;投資收藏者前幾年買的東西,現在翻了幾倍,自然也是受益者?梢哉f,翡翠、和田玉的漲價,使得大家都成為受益者。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提出,如果出現類似股票的“熊市”,那么,誰是最大的損失者呢?不用說,當然是最終購買的那個人就會成為最大受害者。所以,總是上漲其結果還是很可怕的,仍需謹慎。
沒到鼎盛市場空間仍巨大
十幾年來,高檔翡翠、和田玉的漲幅達到了近千倍,而且沒有跌過。“價格達到現在這個狀態還會有多大空間?”很多投資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和很多經營者一樣,牛董事長認為,市場還沒到鼎盛狀態,空間仍很巨大。因為現在翡翠的市場價格是它真實價值的體現,不是炒作的價格。未來幾年內,他敢保非但不會下跌,還會上升。當然這里還有投資收藏經驗的問題,不是什么翡翠、和田玉都能投資收藏,要買物有所值的好東西,低端的翡翠不漲反降。當然高價好貨是相對承受力來說的,人們之所以有顧慮就是說明翡翠、和田玉市場還沒有達到它的鼎盛狀態。在一個鼎盛狀態的市場,人們是不會有顧慮的。
內行沒有風險外行有風險
提到風險,翡翠、和田玉和股票,包括很多投資都有風險,而翡翠等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收藏者懂不懂的問題。買了假貨,怎么漲?被人懵了買了高價貨,沒有上升空間怎么漲?怎么可能沒有風險?牛董事長語重心長地表示,一定要考慮好安全性在哪里?一定要先學懂,然后認準名家名品,買好的東西,這才是安全的。因為玩兒玉是一件有專業要求的收藏活動。它要求你有經濟,有眼力,有心態,要玩出境界,按照玉器收藏的正常規則來做。你要是光想著在地攤兒上花幾十元錢,過兩天變1萬元,那是不可能玩兒下去的。這就是為什么說,“內行沒有風險,外行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