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琥珀藝術品過去在國際市場上行情平平,收藏者不多,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琥珀才開始在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國流行,收藏者日益增多,價格也因此一路上漲。尤其近幾年,許多歐美藝術品愛好者也加入了競相爭購的隊伍,促使琥珀一躍成為收藏品市場的新寵,其市場價格也屢創新高。琥珀的收藏價值,對生物學家或地質學家而言,在于它的歷史演變過程;于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來說,只有具備稀有內含生物或植物的琥珀,才稱得上是一件奇貨可居的至寶。
琥珀行情節節攀升
近年來,在東南亞拍賣市場上落槌價格較高的琥珀品種還有:一件18世紀琥珀雕佛獅小擺件以2.76萬英鎊(約人民幣35萬元)成交;一件清代晚期琥珀牛郎織女擺件以28.6萬元人民幣成交;一件17世紀琥珀太白酒像以12.1萬港幣成交。去年,一件日本丹山做琥珀五魚圖鼻煙壺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出了57.585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
同時,隨著天然琥珀的主要產地俄羅斯等國開采過多,導致琥珀產量下降,天然琥珀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節節攀升。自去年以來,琥珀原料價格已經上漲了50%至100%不等,而琥珀當中非常珍稀的綠珀、藍珀等,更上漲20~30倍。鑒于天然琥珀的產量越來越少,特別是其中珍稀品種一價難求。專家預計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天然琥珀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價值將不斷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