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鉆石本身并不會發光,它的璀璨光輝其實歸于其獨特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性能。因此,未經切磨的鉆石也只不過相貌平平,只有通過準確計算、精心設計和完美的切割拋磨,使光線充分折射出頂面才能使鉆石光芒盡顯。
“你這里有4C鉆石嗎?”
4C是指評估一顆鉆石價值的四項標準,分別為四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縮寫,它們分別是:
1、克拉(Carat)
鉆石的重量以“克拉”(Carat)計,1carat=200mg(1克拉等于0.2克)。每克拉分為100分,比如一顆50分的鉆石重量是0.5克拉。兩顆顏色、凈度及切工級別相同的鉆石,克拉數越大,就具有更高的保值性。
2、切工(Cut)
鉆石的切工(Cut)是指切割鉆石瓣面排列的比例與角度,這是衡量鉆石品質因素中直接受人為因素影響的。鉆石的切工不是指鉆石的形狀,而是切割加工的位置。優良的切工可使鉆石充分折射一切光線,勻稱的切割足以增添鉆石的火彩。切割太淺的鉆石,光線會從底部漏掉;切割太深的鉆石,光線會從鉆腰下側漏掉;而切割完美的鉆石,更多的光線和光芒會從臺面散發出來。
3、凈度(Clarlty)
鉆石的凈度是指鉆石的內含物的多少。大部分鉆石都含有非常小,未晶化完全的細微碳物質,內含物的數量越少、體積越小,品質就越好,也越罕見,價格也就越昂貴。
4、顏色(Color)
鉆石的顏色范圍很廣,從完全無色到黃、褐色,但是完全無色的鉆石非常罕見。雖然大部分鉆石看起來都是白色,但是對它們的顏色還可以做進一步劃分。
專家提醒:
沒有瑕疵的珠寶有時更可疑
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鉆石、祖母綠、紅寶石和藍寶石這四大類寶石中,最難鑒定者當屬紅寶石。早在19世紀80年代,歐洲人就發明了用熱溶法制作人造紅寶石,令當時的寶石收藏界一片嘩然。紅寶石也立刻被視為洪水猛獸,在市場中無人問津。為了挽救市場,珠寶鑒定師們經過艱苦卓絕的研究,終于發現出了破解這種造假方式的鑒定方法。
誰知不久之后,造假者又發明了拉鑄法制作假紅寶石,但是又被鑒定師們破解了。后來,造假者又發明了其他的一系列方法,鑒定界與造假集團的斗爭,從19世紀一直延續到現在。
天然形成的紅寶石,在寶石內部會顯現出豐富的歷史信息,會有其他天然元素的滲入,其機理的排列也是不規則的;而人工制造的紅寶石,則純度更高,沒有其他元素的滲入,其機理的排列是比較規則的。
如今,一些手段高明、實力雄厚的造假者,利用高科技手段在人造紅寶石的機理上做文章,使其達到天然紅寶石的效果。這種手段造出來的人造紅寶石,基本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它們往往被用來制作頂級紅寶石首飾,拍賣估價動輒數百萬、上千萬元。
對于珠寶的購買和收藏者來說,千萬不要被那些沒有任何瑕疵的珠寶所迷惑,因為天然珠寶大多數都會有瑕疵。以祖母綠為例,天然祖母綠中,尤其是大塊的祖母綠,一般都會有絮狀物。內部沒有絮狀物的、體積較大的祖母綠,基本不存在,如果你的面前出現了一塊,你就要仔細想想,你是不是天下最幸運的人。
(崔維禮:臺灣寶石協會會長、臺灣國際珠寶鑒定公司負責人,并曾擔任美國加州寶石鑒定中心主任,獲得美國GIA學院的認證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