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璽寶藪》
《清乾隆帝御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以4624.75萬港元成交
清乾隆《御用組璽五件》以2918.24萬港元成交。
近日,中國康熙皇帝用過的一方玉璽在法國拍賣會上拍出了560萬歐元的高價,一舉創下了印章類拍品價格的世界紀錄。
近年來皇帝璽印的拍賣價格一路飆升,背后固然與近年興起的“皇帝熱”有關,但最主要的還是皇帝璽印本身所具有的品位、文化等特點決定的。而皇帝璽印的買家,基本上都是能夠對此有很好把握和理解定位的華人收藏家。
印璽拍場競風流
在中國傳統意識里,皇帝璽印是無上權力的象征。雖然這種觀念現在已不復存在,但仍使皇帝璽印具有了無窮魅力。何況就其真、精、新、稀標準來衡量的話,皇帝璽印也是當之無愧的。所以決定了皇帝璽印必將成為藝術市場中競相追逐的對象。
從上個世紀末,世界各個拍賣行的拍賣圖錄中皇帝璽印不時出現。2001年后,皇帝印璽在國內國際拍賣市場中頻有出現,且均有不俗的拍賣成績。
目前在市場中現身的玉璽中,康熙與乾隆兩位皇帝玉璽占了絕大多數,另外還有嘉慶與道光兩位皇帝的御用璽印偶爾出現,也都是拍賣會上藏家激烈競投的對象,并且皇帝璽印的買家,基本上都是華人收藏家。
早在2003年10月,清乾隆的《御用組璽五件》就曾拍出過2918.24萬港元的高價,這5件御寶組璽分別涵蓋乾隆一生皇子、皇帝、太上皇3個人生重要階段所使用的代表性璽印:田黃、雞血凍璽印《寶親王寶》、《隨安室》、《長春居士》;田黃獅鈕璽《德日新》;青玉交龍鈕《太上皇帝之寶》共5方。這組拍品充分體現了乾隆御用璽印的特點和風格,為皇帝璽印的精品,2918.24萬港元的成交,刷新了當年7月的清康熙《佩文齋御用十二組璽》2134.3萬港元的紀錄。2003年,拍場上出現了多件重量級的皇帝璽印,拍賣價格屢創新高,可謂是不折不扣名副其實的皇帝璽印高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