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祝壽大花瓶氣派恢宏
張先生收藏的殘缺瓷器中,有一個特別大的花瓶,這個高60厘米的大花瓶,瓶面上的圖畫已經有些模糊了,但還是能看得出其原來的精美和恢宏氣派。這個花瓶是屬于民國時期的花瓶,是一件祝壽的禮物。
張先生說,在民國時期,這么大的花瓶很少見,有一定的歷史價值,雖然瓶口有損壞,但價值還是超過萬元。張先生準備將花瓶拿到景德鎮,在原畫上重新描繪和燒制,那么這個花瓶的價值就更高了。
洪憲花瓶價值過萬
如果不是張先生指出來,記者還沒有看到這個花瓶有什么問題。經過張先生的指點,記者才看到這個花瓶有一條裂口,還有一丁點的損壞。這是一個白底繪有花草的花瓶,這個花瓶繪制的花草有些奇特,把菊花、牡丹、向日葵和竹子等花草融匯在一個畫面上。
張先生告訴記者,這個高22厘米的花瓶叫觀音瓶,花瓶上的牡丹、菊花等圖案,文飾精細,色彩淡雅,胎體薄,瓷質細膩。這個花瓶的珍貴之處是其在洪憲年制的。袁世凱所開創的“洪憲元年”僅為83天,存世文物極少,流落到民間的瓷器少之又少。雖然有瑕疵,但張先生于1993年在江西還是以2300元的價格收藏了這個觀音瓶。這個觀音瓶的雖然年代不算久,只有100多年,但因為稀少,顯得珍貴。張先生估計,現在這個花瓶的價格已經超過萬元了,當然,如果沒有瑕疵,這個花瓶的價格就是幾萬元了。
殘缺瓷收藏的升值空間很大,但張先生提醒市民,收藏殘缺古瓷器要有所選擇,盡量選擇器型美、紋飾美、工藝精和產地正的殘器,以確保其較高的殘缺美欣賞價值,使其在經濟上能保值增值。明以前的古殘缺瓷器、明清官窯殘缺瓷器、明清有特別款識的高檔精細殘缺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窯高級殘缺瓷器以及各個朝代用途狹窄、燒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殘缺瓷器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圍。